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瑞

作品数:33 被引量:57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盆地
  • 19篇鄂尔多斯盆地
  • 12篇古生界
  • 11篇上古生界
  • 10篇储层
  • 7篇砂岩
  • 6篇勘探
  • 5篇致密砂岩
  • 4篇延长组
  • 4篇油气
  • 4篇成藏
  • 3篇地质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油
  • 3篇石盒子组
  • 3篇气藏
  • 3篇气田
  • 3篇成岩作用
  • 2篇地层
  • 2篇地化

机构

  • 28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长庆...
  • 6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作者

  • 33篇李明瑞
  • 10篇张清
  • 6篇田景春
  • 4篇王峰
  • 4篇窦伟坦
  • 3篇刘新社
  • 3篇陈蓉
  • 2篇张文正
  • 2篇蔺宏斌
  • 2篇李士祥
  • 2篇姚泾利
  • 2篇李剑锋
  • 2篇章辉若
  • 2篇付金华
  • 2篇周新平
  • 1篇周虎
  • 1篇张涛
  • 1篇杨少春
  • 1篇桂小军
  • 1篇王文雄

传媒

  • 4篇低渗透油气田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录井工程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合成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上古生界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研究
2005年
通过对神木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排替压力、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积、扩散系数、微观孔径等物性封闭参数研究,表明石千峰组物性封闭能力最强,下石盒子组的盒8、盒7次之,上石盒子组的盒1对烃类向上运移也起着很重要的封闭作用。因此对神木地区盒8、盒7、盒1的物性封闭资料进行平面评价,从而寻找出对石千峰组成藏有利的三类区域:一类分布在榆林及研究区的东南部一带,二类分布在神木及横山一带,三类分布在研究区西北角一带:
李明瑞张清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排替压力石千峰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
应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低电阻率油层被引量:9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纽储集层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该盆地姬塬地区长2段、长4+5段地层由于受储集岩中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层间水、束缚水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给常规录井、测井带来一定的困难。储集岩热解技术作为成熟的地化录井技术,在储集层含油性判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热解烃总量主要反映储集岩油气充注程度,是有效的储集岩含油性判别指标。应用地化录井技术,通过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长2段、长4+5段油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大于10.0mg/g,油水同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5.0~10.0mg/g,含油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2.5~5.0mg/g,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小于2.5mg/g。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指标对低电阻率油藏的判别效果相对明显。
李剑锋张文正卢燕李明瑞孙林
关键词:储集岩地化录井含油性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盒8储层成岩作用被引量:23
2009年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的分析,研究了苏里格地区盒8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砂体成分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粒度较粗,分选磨圆中等-好.储层成岩特征表明:研究区砂岩的成岩处于中成岩B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酸性及碱性介质条件下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于砂岩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王峰田景春李凤杰赵俊兴李明瑞
关键词:成岩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特征--以东营凹陷北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东营凹陷在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期为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通过钻井岩心、测井、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在断陷湖盆的北陡带沙河街组中识别出了洪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建立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及层序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特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溶解作用等;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层序内的成岩相类型、特征,主要有铁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充填、塑性组分溶蚀、铁碳酸盐胶结、混层黏土及硬石膏充填成岩相。
田景春李明瑞张世平谭先锋谢峰孟万斌
关键词: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3亚段页岩油风险勘探突破与意义被引量:29
2022年
2022年3月,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的延长组7段3亚段(长7亚段)的泥页岩层系实施的LY1H风险探井试油获得116.8 t/d的高产油流,试采期平均原油产量达15.8 t/d,实现了页岩油新类型和新层系的重大勘探突破。基于LY1H井钻探成果,系统梳理了长7亚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及试油试采特征,分析了页岩油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以期为下一步落实规模储量提供指导。研究表明:长7亚段的砂质岩类具有单层厚度薄、砂体横向延伸短、粒度细、泥质含量高的特征,且受长7亚段高有机质丰度的厚层状泥页岩强生、排烃作用的影响明显,含油饱和度高。长7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与其夹持的多套薄层状粉—细砂岩组合具有有利的源-储配置关系,高含油性、微裂缝发育、高气油比均有利于砂质岩夹层内页岩油的富集高产。LY1H井水平段油层表现为强非均质性,为提高页岩油的动用程度,设计了“前端可溶球座细分切割+后端连续油管水力喷砂精准压裂+新型绳结暂堵剂”的一体化组合式差异化压裂改造工艺,采用纳米驱油变黏滑溜水,促进了油水充分置换,缩短了试油周期,并制定了合理的排采制度,有效提高了试油效率。LY1H井的勘探突破证实,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的长7亚段厚层状泥页岩所夹持的薄层状砂质岩类具备页岩油规模富集的地质基础,通过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改造工艺可提高其开发效率,是长庆油田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和勘探重点。
付金华牛小兵李明瑞李明瑞刘新社李士祥周新平周新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
针对目标的非地震解释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条件复杂,依靠现有的地震资料对地下复杂构造的解释和深部地层展布的预测成杲与实钻结果不符,为此,提出了针对目标的非地震解释技术思路,即在非地震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围绕地质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解释。针对走滑断裂体系发育的特点,采用重磁异常增强和体显示技术突出弱异常,再按不同方位进行照明分析,提取能够反映走滑断裂的非地震异常信息,结果可用于解释走滑断裂平面分布特征;围绕地震反射层“层断轴不断”的现象,即同一个反射层却是不同层位的反映,采用时频电磁解释性处理技术对目标层精细反演并联合地震进行地层属性的识别,多种信息综合分析后的结果使层位的归属更加准确;围绕深部地层地震反射成像困难的情况,对下古生界综合应用重力—地震联合剥层等多种技术进行处理,结果可用于深部长城系烃源岩的预测。
李明瑞王学刚于波姚志纯张亚东黄祥虎
关键词:走滑断裂深部地层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灰色关联分析在苏里格东部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2009年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大面积分布碎屑岩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及晶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以弯片状喉道和片状喉道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属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优选储层评价参数,建立了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标准,将研究区的储层类型划分为四类。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对苏里格东部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评价,克服了储层评价中主观性问题,提高储层综合评价的精确。
李明瑞张清
关键词:致密砂岩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
陆相页岩油藏储量商业油气流标准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陆相页岩油藏储量商业油气流标准评价方法,收集当前商业油气流标准参数取值表中数据;收集区块中具有代表性的井数据;根据商业油气流标准参数和井数据,计算单井最低累计产油量、百米水平井段单井最低累计产油量、单井最低初...
杨兆林李明瑞刘新社姚泾利祁越周虎战沙牛基宏桂小军
根据流体包裹体确定神木地区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期被引量:15
2005年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神3等7口井的流体包裹体,结合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探讨了该区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气藏形成过程中天然气的运移相态、运移通道以及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神木地区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天然气共发生三次运移,其中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发生的第二次天然气运移和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早期发生的第三次天然气运移对该区成藏起关键作用,运移相态以混合相为主。
李明瑞张清孙六一刘新社
关键词: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上石盒子组气藏成藏期构造发育史
准噶尔盆地K82井区砾岩储层主要测井参数研究
2006年
由于准噶尔盆地砾岩储层中岩石与矿物类型众多,成分成熟度低,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测井响应差异大,利用常规的统计回归方法很难求准储层参数。而应用多矿物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求取孔隙度、神经网络BP算法求取渗透率、在大直径岩电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阿尔奇公式求取a、b、m、n值,再用西门度方程求取含油饱和度,这些方法计算出来的测井主要参数更合理、更接近岩心分析值。通过对K82井区砾岩地层的资料对比分析,为该区储层评价、油藏描述及储量计算等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孔隙度和饱和度参数。
李明瑞张清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砾岩储层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