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壳聚糖-胶原纳米纤维膜的研制及其引导骨再生的研究初探
- 高波李晓静董研林敏
- 壳聚糖-胶原膜引导种植体颊侧骨缺损再生的实验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用壳聚糖-胶原膜(chitosan-collagen membrane,CCM)引导种植体颊侧裂隙状缺损骨修复的效果.方法 壳聚糖与胶原以质量比40∶1和20∶1混合,经冻干得到CCM-1和CCM-2.比格犬10只,拔除下颌右侧4颗前磨牙和第一磨牙.4个月后,每只犬下颌骨右侧各植入4枚种植体,并在其颊侧制备裂隙状骨缺损,4个骨缺损处根据覆盖膜的种类及方式的不同,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4组:CCM-1组、CCM-2组、BG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犬,各组观察样本量均为10个.术后4、8、12周各处死3、3、4只实验犬,取含种植体的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和硬组织形态学测量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骨缺损区内均可见新生骨形成,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成熟.8周时,CCM-1组、CCM-2组和BG组的新生骨高度[(1.10 ±0.11) ~ (1.48 ±0.07) mm]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74±0.12) mm](P<0.05).12周时,CCM-1组新生骨高度[(1.91±0.25)mm]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0±0.34) mm] (P <0.05).各组间骨-种植体接触率、新生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M可促进种植体颊侧裂隙状缺损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结合良好.
- 李晓静王新木苗滪汶杨国利高波董研
- 关键词:骨再生牙种植体
- 基于壳聚糖的纳米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壳聚糖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与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的化学结构相似的天然阳离子多聚糖,具有极为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基于壳聚糖的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较为广泛。对壳聚糖的纳米材料、壳聚糖复合纳米材料、壳聚糖纳米纤维和壳聚糖纳米粒子等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阐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壳聚糖复合纳米材料生物支架、壳聚糖纳米纤维支架及包载具有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因子,以及外源基因的壳聚糖纳米粒子及纳米纤维,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晓静王新木董研苟中入
-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材料骨组织工程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近2年在该院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出血量、手术时长等术中情况,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治疗费、妊娠率及住院时长,术后第3及第6个月时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改变、排卵异常及经量减少例数,复发概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手术时长分别为(76.75±8.27)m L、(62.68±5.15)min低于对照组的(119.63±9.22)m L、(75.42±6.10)min,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妊娠率及住院时长分别为(1.29±0.31)d、38例(73.07%)、(4.78±1.62)d优于对照组的(2.60±1.21)d、21例(40.38%)、(7.11±1.15)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治疗费为(5 117.21±109.09)元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 038.15±107.61)元(P<0.05);2组术后第3及第6个月时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改变、排卵异常及经量减少例数分别为5例、4例及5例、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复发概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为1(1.92%)低于对照组的4例(7.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有效降低患者痛苦程度,降低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妊娠率及住院时长,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卵巢囊肿复发概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李晓静
- 关键词: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卵巢囊肿
- 壳聚糖-胶原纳米纤维膜的研制及其引导骨再生的研究初探
- <正>目的:本实验以壳聚糖和胶原为主延要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膜,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引导骨再生作用。方法:对壳聚糖、胶原、聚环氧乙烷(PEO)混合液进行可纺性研究并获得最佳溶液配比...
- 高波李晓静董研林敏
- 文献传递
-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胶原纳米纤维膜及其引导颅骨骨再生的动物实验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胶原纳米纤维膜(nanofiber chitosan-collagen membrane,NCM),评价其引导颅骨骨再生的效果,为纳米屏障膜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胶原、壳聚糖、聚环氧乙烷三者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可纺性研究,制备NCM,戊二醛蒸气交联。用扫描电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交联前后NCM结构及成分;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评价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在NCM上的增殖情况。将胶原膜组(Bio-gide membrane,BGM)、加压冻干膜(compressed chitosan-collagen membrane,CCM)组和NCM-CCM组材料分别覆盖SD大鼠颅骨骨缺损(每组3只),空白对照组(3只)不覆盖屏障膜;术后6周取材分析各组新骨形成及屏障膜降解情况。结果胶原、壳聚糖和聚环氧乙烷质量分数分别为4.0%、1.0%和3.5%时,混合液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NCM,交联后结构稳定性较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交联过程并未改变纤维成分。NCM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MC3T3-E1细胞可在NCM表面快速附着并增殖。术后6周NCM-CCM组与BGM组均成骨明显,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3.10±1.49)%、(41.36±2.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大于CCM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3.10±1.41)%和(7.22±2.46)%](P〈0.05)。结论合理配比胶原、壳聚糖、聚环氧乙烷后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NCM,其有较强的引导骨再生的能力。
- 高波李晓静林敏李杨杨董研
- 关键词:壳聚糖胶原骨再生静电纺丝
- 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引导骨再生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其作为引导骨再生生物膜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及诱导成骨性。以乙酸为溶剂,聚环氧乙烯(PEO)为增塑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纳米纤维膜及不同比例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胶原、壳聚糖、PEO质量比5∶1∶4,5∶2∶3,5∶4∶1),电子显微镜观察4种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胶原纳米纤维膜及表面形态较好的胶原/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上,通过MTT法、碱性磷酸酶检测、细胞内胶原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研究其细胞生物相容性及诱导成骨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原纳米纤维膜及质量比为5∶1∶4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光滑,直径均一。MTT法检测显示,胶原纳米纤维膜和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细胞培养14 d后,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细胞内胶原含量检测为2.02 mg/gport,高于胶原纳米纤维膜组的1.63 mg/gport胶原含量(P<0.05),且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细胞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钙化结节的形成均高于胶原纳米纤维膜组。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望应用于骨再生的研究。
- 李晓静高波高波董研苗滪汶
- 关键词:胶原壳聚糖纳米纤维骨再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于2013年4月-2016年5月10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法及用药剂量划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即每组34例患者。其中低剂量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 mg一次,中剂量组为15 mg,高剂量组为20 mg,疗程持续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孕酮(P)与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等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的体积、内膜厚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记录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相关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停止用药后存在闭经及复发等情况,三组患者出现闭经及复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应用中剂量,即每日使用一次剂量为15 mg,较低剂量与高剂量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李晓静
-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