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76 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肌少症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亚洲对肌少症的研究开展较晚,最初主要集中在体育科学及康复医学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增龄相关的新的老年综合征——肌少症得到了老年医学学者的充分关注,其流行病学特点、
- 金菊香孙丽娟张丽玲李杰
- 关键词:肌疾病
- 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对兔血脂异常的作用
- 2008年
-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对兔血脂异常的作用。方法40只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罗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高脂饮食。8w后,罗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开始用药,用药量分别为罗格列酮1.5mg/(kg·d),吡格列酮5mg/(kg·d),用药6w。取血,检测血脂、血糖、瘦素、TNF-α等指标。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吡格列酮组(6.68±1.89)mmol/L)低于罗格列酮组(8.40±0.18)mmol/L(P<0.05),吡格列酮组甘油三酯较罗格列酮组降低39.4%,高密度脂蛋白罗格列酮组(4.73±2.27)mmol/L高于吡格列酮组(2.30±1.52)mmol/L(P<0.05)。二者TNF-α低于血脂异常组(P<0.05)、瘦素高于血脂异常组(P<0.05)。吡格列酮组进食量、血糖较血脂异常组减低(P<0.05),载脂蛋白A较血脂异常组增高(P<0.05);罗格列酮亦有上述作用,但与血脂异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者均有降血糖、改善血脂、抗炎症、促进瘦素分泌的作用,但在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上吡格列酮较罗格列酮强,而罗格列酮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最强。
- 邵明柏李群李杰
- 关键词:吡格列酮罗格列酮血脂紊乱
- 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脂联素与心脏重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1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36例)及合并心律失常组(35例)。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内径、E/A比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心律失常组[(0.977±0.340)mg/L]及单纯高血压病组[(1.977±0.990)mg/L]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451±1.972)mg/L](P<0.01),合并心律失常组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合并心律失常组及单纯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内径呈负相关。合并心律失常组与E/A比值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合并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降低更为显著。血清脂联素与心脏重构具有相关性。
- 吴绥生周海燕潘昱李杰
-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律失常脂联素心脏重构
-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
- 1998年
- 我们随机抽样36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经活血化瘀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糖等指标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经临床确诊,并经饮食控制与西药治疗3个月以上,而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3例;年龄37岁~75岁,平均59.9岁;病程6个月~28年.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炎等血管和神经并发症者25例,占69.4%.晨空腹采血。
- 高建丽李杰朱慧明刘丽琳刘全国周围于春玲
- 关键词:活血化瘀糖尿病血液流变学中医药疗法
-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高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抗心衰用药情况,为优化抗心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年龄≥80岁,平均(84.69±2.86)岁患者共243例,查阅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将24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长期规范化治疗,n=164,)、B组(非规范化治疗,n=79)。分析并比较患者主要抗心衰药物情况,因心衰再住院天数及住院次数及1年后、2年后改善情况。结果高龄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61.32%)、利尿剂(49.79%),ACEI/ARB类(41.98%)、螺内酯(34.16%)。A组联用三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螺内酯)的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A组因心衰1年后、2年后再住院次数及单次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范化抗心衰治疗,高龄患者临床受益更明显。
- 蒋升华徐秀梅孙丽娟李杰
- 关键词:高龄患者抗心衰药物
- 唑来膦酸诱发老年人迟发性急性期反应一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唑来膦酸是一种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每年使用1次。该药使用后易出现急性期反应,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但多在3 d内出现,且较轻。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使用唑来膦酸9d后出现右侧躯干转移性剧烈疼痛,伴发热。入院后完善全身检查,排除呼吸道病毒感染、肋间神经痛、椎体骨折、风湿性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他疾病,经过密切观察和随访,诊断为唑来膦酸诱发的迟发性急性期反应。患者经抗炎治疗和休息1周后症状逐渐缓解。文献提示,提前补充25-羟基维生素D、使用唑来膦酸后短时间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降低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或程度。
- 侯文丽何秀婷刘婷何淑梅李杰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急性期反应唑来膦酸
- 黄连素对高糖、高脂损伤内皮细胞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高糖、高脂联合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干预作用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Glu+ox-LDL损伤HUVECs模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DMEM培养液+10%胎牛血清;模型组:Glu 40 mmol/L+ox-LDL 100 mg/L;黄连素低组:Glu 40 mmol/L+ox-LDL 100 mg/L+黄连素1.25μg/ml;黄连素中组:Glu 40 mmol/L+oxLDL 100 mg/L+黄连素2.5μg/ml;黄连素高组:Glu 40 mmol/L+ox-LDL 100 mg/L+黄连素5μg/ml。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ET-1、SOD。结果模型组ET-1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正常组与模型组间SOD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连素各治疗组比模型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素通过抗氧化应激、调节内皮NO/ET-1平衡,提高Glu、ox-LDL联合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活性,并提高增殖率。
- 邵明柏郭玉双李杰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 一种穿戴式可调下肢肌肉康复训练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可调下肢肌肉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解决了下肢肌肉康复训练装置不方便穿戴,不可以调节适应不同患者,无法根据训练需要进行负重练习问题。一种穿戴式可调下肢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
- 李杰
- 文献传递
-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一种常见疾病?被引量:5
- 2019年
-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许多常见病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具有疾病的要素,其特征性早期临床表现是高静息心率、正常高值血压、肥胖或超重等。将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界定为疾病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其早期认识,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得到更早的关注和控制,减少上述众多常见病的发生、发展,造福人类。当然,如将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作为一种疾病,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答案。
- 李杰杨鸥孔俭
- 关键词:常见病病理生理机制
-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病危险因素分类被引量:1
- 2021年
-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病(DSO)假说把很多原本看似无关的早期表现、症状、疾病联系到了一起,这符合老年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理念,DSO相关危险因素广泛、繁杂。本文通过对DSO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归纳,阐述DSO危险因素的范畴和特征,助推学术界科学地认识DSO假说、大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升常见病的全寿命周期多因素管控水平。
- 杨鸥李杰李特孔俭
-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交感神经系统老年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