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侵袭性曲霉菌病13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确诊的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A患者中存在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者占69.2%(9/13);临床表现包括咳嗽、黄痰(13/13)、高热(11/13)、胸闷或呼吸困难(7/13)和咯血(2/13)等;92.3%(12/13)患者有高白细胞血症,WBC大多为(1530)×10^9;10例G试验检测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阳性;影像学检查:肺内多发空洞及"空气新月征"9例(69.2%),"晕轮征"2例(15.4%),支气管炎表现6例(46.2%),胸腔积液3例(23.1%),颅内播散病灶1例;气管镜检查以粘膜水肿、脓痰、管腔坏死物为主;9例患者痰培养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占69.2%),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见曲霉菌丝。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4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放弃治疗或死亡。结论 IPA是临床严峻挑战;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特征,及时的气管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IPA确诊。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曲霉病。
- 张永胡俊锋徐亮李峰李杰陈余清
- 关键词:曲霉菌病回顾性分析
- 63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各科室的各类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38株,其中以痰液检出最多,共560株(87.8%),其次为伤口分泌液35株(5.5%);鲍曼不动杆菌在ICU、急诊内科、呼吸内科检出率较高,分别占比30.9%、30.4%和11.1%。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45.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69.2%),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0%,多重耐药较为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临床医生要重视该菌,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邹敏郭普李峰李杰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某院3年内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通过近3年不动杆菌在蚌医一附院院内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的分析,为医院各临床科室预防院内感染及对本菌感染的细菌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系统、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自动鉴定仪对各种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VITEK32或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的不动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从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工检出834株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735株,其他不动杆菌为99株。细菌在各病区分布特征主要是ICU占58.0%,呼吸科占27.3%,其他科室占14.7%;在选用的18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耐药率最低,但已达60%以上,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73.6%、86.0%、86.9%。其他抗生素基本上处在较高的、稳定的耐药状态。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之一,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各科室高度重视。严格规范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减少因治疗而诱导耐药酶产生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 高扬李杰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多重耐药泛耐药
- 腹泻患者细菌分离及药敏480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患者的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特征,指导临床治疗腹泻,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生物化学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80例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检出的细菌中,致病菌占6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占检出菌19.6%(包括O126:K71、O164:K?、O152:K?、O28ac:K73),伤寒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为9株和4株,志贺氏菌占29%,条件致病菌占31%,真菌为10株。同时对检出菌做药敏试验: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在75%以上。结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致病菌为主,条件致病菌有上升趋势,治疗腹泻抗生素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
- 陈庆书李杰谢昌霞程龙强张伦军田玲莉王锦
- 关键词:腹泻条件致病菌致病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