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15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萌芽计划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北京动物园3只亚成体大熊猫粪便菌群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京动物园3只亚成体大熊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比较分析在其刚从成都回北京动物园饲养(14月龄)和饲养2个月后(16月龄)的粪便菌群差异,以及3只个体之间的差异。共采集新鲜粪便样品19份,提取DNA,然后用Illumina MiS eq平台测序分析。结果表明:3只亚成体大熊猫粪便细菌,在门水平上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平均占55.5%,厚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占42.5%;在属水平上,大肠志贺氏杆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平均占50.1%,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平均占13.8%,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平均占11.7%。在门到属的各级分类水平上,14月龄和16月龄的粪便菌群除了乳球菌属(Lactococcus)外,差异不显著(P>0.05);3只个体之间菌群差异不显著(P>0.05)。 刘燕 王曦 刘学锋 刘学锋 郑常明 李林海 郑常明关键词:亚成体大熊猫 粪便菌群 多样性 一种通过粪便睾酮含量判定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粪便睾酮含量判定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辅助判断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5月-8月连续每天测定林麝的粪便中的睾酮含量,得到粪便中的睾酮占每克干粪的质量比例,记作A;从测... 何岚 刘宝庆 李林海 胡德夫 王文霞 卫宁 葛兴芳 连航浜文献传递 母麝产仔后的管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母麝产仔后的管护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母麝产仔后的管护方法,包括在母麝产仔后的饲养敏感期对所述母麝进行管护;所述饲养敏感期为所述母麝产仔后的第1‑12周。所述管护包括饲养员用饲具每天对所述母麝饲喂食物;所述食物... 王毅花 李林海 魏雨婷 葛兴芳 胡德夫文献传递 一种林麝饲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麝饲草,具体为一种缩合单宁最佳含量的林麝饲草。该林麝饲草中,缩合单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1.8%。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配制该种林麝饲草的方法,将所述饲草中缩合单宁的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1.1%~1.8... 王文霞 胡德夫 周冉 胡晓龙 刘树强 周俊彤 李林海文献传递 林麝雌体粪便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2016年 林麝饲养繁育承担着重建野生种群和保障麝香可持续利用的艰巨任务,然而其饲养种群长期受到健康状态不稳定和疾病高发的困扰,同时,受到濒危等级和试验样品的限制,迄今鲜有涉及林麝生理参数的文献。本研究于2014年7—8月分别采集陕西火烧店和四川米亚罗林麝饲养场的林麝粪样,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雌麝粪便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含量,以探讨雌麝粪便T3值表达的生理状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火烧店和四川米亚罗饲养场雌麝粪便T3在所研究的时段内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地雌麝粪便T3在3岁至5岁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5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这可能意味着雌麝在5岁左右达到生理盛期;雌麝粪便T3的聚类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组均存在差异显著的3个类型,即生理代谢的低、中、高类型。利用粪便T3从能量代谢角度揭示雌麝的生理特性,可能有助于麝繁育群的组建、饲养管理及健康评判。 魏雨婷 周冉 刘宝庆 胡晓龙 刘树强 李林海 胡德夫关键词:林麝 生理状态 一种通过粪便睾酮含量判定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粪便睾酮含量判定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辅助判断林麝泌香活动时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5月-8月连续每天测定林麝的粪便中的睾酮含量,得到粪便中的睾酮占每克干粪的质量比例,记作A;从测... 何岚 刘宝庆 李林海 胡德夫 王文霞 卫宁 葛兴芳 连航浜文献传递 我国麝养殖种群现状及其养殖业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33 2012年 我国麝养殖是解决麝类野生种群保护和中医药麝香来源的关键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野生动物养殖业。通过调查得出,截至2011年全国养殖麝已达8400余头,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等省份;养殖麝种群雄雌比率为1∶0.97,成幼比率为1∶0.53,表明养殖麝种群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种群结构基本合理。结合目前麝养殖业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养殖规模、养殖技术、种源管理、产业政策对麝养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提升麝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李林海 黄祥云 刘刚 王文霞 卫宁 刘燕 胡德夫 梦梦关键词:养殖业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44 2012年 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自然坡面和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剖面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坡地土壤的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为高度变异指标,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为弱变异指标.土壤剖面酶活性受植被恢复措施的显著影响,随土层的加深,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3种水解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与土壤物理性质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化学性质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除与含水量和pH正相关外,与其他理化性质呈负相关.土壤水解酶类可以敏感指示植被恢复的土壤效应,植被恢复措施可以改善表层和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李林海 邱莉萍 梦梦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酶活性 坡面 土壤剖面 黄土高原沟壑区 一只半野生病死川金丝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对神农架保护区大龙潭保护站1只半野生病死川金丝猴的不同部位的肠道内容物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取十二指肠段、小肠段、盲肠段及大肠段4个部位的肠内容物,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不同部位肠道的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分布、多样性及变化趋势等。发现该川金丝猴肠道细菌主要分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Synergistetes 7个门,真菌主要分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及未分类真菌(Fungi_unclassified)。细菌丰度最高的是盲肠段,细菌多样性最高的是大肠段,真菌丰度最高的是小肠段,真菌多样性最高的是大肠段。 刘燕 郑常明 李林海 张成林 刘学锋 姚辉 余辉亮 李莹 杨明海 贾婷 卢岩 夏茂华关键词:川金丝猴 肠道菌群 投食群 麝科动物寄生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8年 麝(Moschus spp.)是小型反刍动物,也是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泌香动物,栖息地遍及亚洲的森林和山区。中国作为麝的主要分布国,人工饲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饲养种群一直增长缓慢,寄生虫感染及其引发的健康问题被认为是制约林麝繁育的重要因素,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个体及群体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胡晓龙 魏雨婷 杨双 刘宝庆 刘树强 李林海 胡德夫关键词:动物寄生虫 寄生虫感染 反刍动物 人工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