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肝肝硬化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群和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质原(FIB)、血小板(PL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检测,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uPA、PAI、vwF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LT、FI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凝血及纤溶功能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治疗和抢救有重要临床意义。
- 吴春晓周晓蕾李林芳董杰
-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功能纤溶功能
- 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无创预测因素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无创性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EV)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其中无食管静脉曲张(NEV) 30例(NEV组);有EV 82例(EV组),轻度21例(轻度EV组),中度47例(中度EV组),重度14例(重度EV组)。比较各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胆红素、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及脾脏厚度等,分析各指标与EV的关系。结果NEV组和EV组性别构成、年龄、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谷氨酰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组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脾脏厚度明显高于NEV组[(14.1 ± 3.1)mm比(10.6 ± 2.3)mm、(8.9 ± 2.1)mm比(7.6 ± 1.6)mm、(4.8 ± 0.9)mm比(3.8 ± 1.0)mm],血小板明显低于NEV组[(86.8 ± 20.2)×10^9/L比(163.5 ± 18.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0.05)。中度EV组和重度EV组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及脾脏厚度均高于NEV组和轻度EV组[(13.5 ± 2.1)和(14.8 ± 3.6)mm比(10.6 ± 2.3)和(11.2 ± 3.1)mm、(8.3 ± 2.1)和(9.1 ± 1.1)mm比(7.6 ± 1.6)和(8.1 ± 1.9)mm、(4.7 ± 1.1)和(4.9 ± 0.9)mm比(3.8 ± 1.0)和(4.1 ± 1.2)mm],血小板明显低于NEV组和轻度EV组[(72.8 ± 11.6)× 10^9/L和(63.8 ± 15.6)×10^9/L比(163.5 ± 18.1)×10^9/L和(100.2 ± 10.3)× 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静脉内径和血小板判断中度重E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和0.735,其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14 mm和69 × 10^9/L。结论门静脉内径及血小板可用于预测中重度EV。
- 李林芳吴春晓周晓蕾董杰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 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0 年4 月~2013 年3 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并发肝功能损害的12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占100%,有消化道症状如乏力纳差尿黄及恶心呕吐者8例。血清ALT 及AST 均升高12例,其中ALT 及AST 均高于1000U/ml 者4例,占1/3;血清TBil 升高5例,占41.7%,TBil 大于171μmol/ml 者3例,占25.0%;PT 延长者6例,PTA 低于40%者3例,Alb 降低7例,影像检查肝脏肿大3例、脾脏肿大1例,有腹腔积液者3例。经抗感染及护肝治疗8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 肝功能损害在钩端螺旋体病发展过程中较普遍出现。多数患者肝功能损害于短期内好转,少数患者呈进行性发展,肝血清酶指标急剧升高,黄疸程度深,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需与重型病毒性肝炎相鉴别。重症钩体病者易发展到肝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不明原因发热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临床应考虑钩端螺旋体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 杨晴吴春晓喻婷婷李林芳宋玲英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肝功能损害
- 联合经验性抗炎治疗顽固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联合经验性抗炎治疗顽固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评估。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住院的6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腔积液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简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抗感染组(n=30),常规治疗组予以一般内科基础治疗、放腹水;抗感染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抗感染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升高(χ2=9.05,P<0.05);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组有3例出现腹痛,肝性脑病2例,黑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抗感染组1例出现真菌肺炎,黑便1例,肝性脑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抗感染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结论治疗效果欠佳的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可考虑联合经验性抗炎治疗。
- 李林芳吴春晓周晓蕾董杰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抗炎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治疗代偿期丙肝肝硬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珠海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0例符合抗病毒条件的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应用个体化剂量(每周50-10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每日800-1 200 mg)进行24-72周治疗,检测治疗过程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CV-RNA)等指标,回顾性选择同期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中达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者50.0%(10/20),进一步治疗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者80.0%(16/20),治疗结束后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者70.0%(14/20),无应答(NR)者10.0%(2/20)治疗疗程均少于4周,复发(RR)者10.0%(2/20)HCV亚型均为1 b型;对照组无HCV-RNA转阴(0%),其中40%(4/10)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20%(2/10)合并原发性肝癌。结论佩乐能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有确切疗效,可使大部分患者实现持续性病毒学应答,控制和缓解病情。在现阶段,也使部分需要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类)治疗的患者通过本方案治疗控制肝硬化向失代偿期发展,以等待药物在我国上市后使用,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 杨晴钟劲松陈燕鸿李林芳吴春晓刘志静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丙型肝炎肝硬化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调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调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12周,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维生素C和肌苷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及血脂、肝功能及肝脏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治疗12周,治疗组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有效率为52.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调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安全有效的。
- 吴春晓陈燕鸿周晓蕾李林芳
- 关键词:脂肪肝酒精性磷脂酰胆碱类
-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67例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9例(14.2%)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13例,占68.4%。临床治愈:52例(38.8%),有效54例(40.3%),无效28例(20.9%)。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是改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关键。
- 吴春晓周晓蕾李林芳
-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
-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治疗组)26例和非激素治疗组(对照组)22例,两组均行护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抗乙肝病毒、血浆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激素治疗组加用1mg/(kg·d)甲基强的松龙静滴,3d后逐渐减量,并持续至2周后停用,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4周与对照组比较ALT、TBIL、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乙型肝炎早期肝衰竭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 李林芳吴春晓杨晴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