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分析及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 汶川地震中土石坝震损数量大、分布广、险情重、险情种类多,震后土石坝的地震安全性问题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土石坝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典型震害现象与破坏特征,...
- 李永强
- 关键词:土石坝震害分析弹塑性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 淤泥质软黏土的电动加固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利用自主研制的室内试验装置,同时进行了3组室内电动加固试验。试验中,CaCl_2溶液的浓度为唯一变量,以此探讨CaCl_2溶液浓度对淤泥质软黏土的电动加固机理。利用观测记录的电流、电压及通电结束后土体承载力等指标,分析了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对电动加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的浓度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浓度为26%的浆液对土体的电动加固效果最好,16%的浆液次之,36%的浆液最差。依据室内试验结果,在大连东港商务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整体承载力较加固之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随着龄期的增长,强度不断增大。
- 张雷王宁伟景立平方晨李永强程前
- 关键词:CACL2溶液承载力胶结
- “5.12”汶川地震震损水坝特征及震害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四川省1998年"5.12"汶川地震造成了水坝的严重震害。本文通过对汶川严重震害水坝的原始数据系统调查和分析,对汶川地震中水坝震害类型、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认为汶川地震中,震损水坝数量...
- 梁海安景立平李永强刘春辉
- 文献传递
- 汶川8.0级地震后中江县水库震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汶川8.0级地震对四川省水库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德阳市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德阳市中江县19座高危险情以上的水库土石坝的震损现象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这些震损水库基本上都建于1950-1980年代,未经抗震设计,典型震害现象包括水库坝顶中部及坝轴线两侧纵向裂缝、坝体纵横向裂缝、大坝沉陷、坝坡滑坡和护坡滑动、坝脚渗漏、水库泄水构筑物震损、防浪墙震裂等震害现象。这说明了对中小型水库土石坝进行抗震设防的必要性,今后应深入研究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震害机制,以指导水库土石坝的抗震设计。
- 陈国兴景立平周新贵王志华李永强
-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水库土石坝震害调查
- 可调节三角形分布的群桩模拟试验固定装置
- 一种可调节三角形分布的群桩模拟试验固定装置,包括三块形状大小相同的面板(11)和三块中间设置有条形孔的移动板(2),三块形状大小相同的面板拼接后形成的面板形状为等边三角形(1),三块面板中均分别设置有大小相同的圆形通孔(...
- 周仰新李永强梁海安董瑞陈波刘旭锋许言
- 基于变形修正的反应位移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对目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土-结相互作用系数法和反应位移法进行了分析,结合二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形修正的改进反应位移法。改进反应位移法是在传统反应位移法的基础上,通过土-结相互作用系数法中的结构变形,对反应位移法中的结构变形进行修正,从而对结构内力进行调整,减小了传统反应位移法的误差。为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改变结构的截面尺寸、土体刚度和结构埋深,分别用传统反应位移法、改进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要好于传统反应位移法;改进反应位移法只是整体地放大或缩小传统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结果,并不能改变结构内力的分布形式;传统反应位移法仍存在较大的误差。
- 宾佳景立平李永强
- 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反应位移法
- 考虑渗流作用的土坝地震反应分析
- 引入比奥固结理论采用流体-固体完全耦合的方法,考虑了孔隙水流动对坝体的孔隙水压力、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并用FLAC对土坝分别进行了耦合与非耦合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孔隙水流动时坝体水平变形量和竖向变形量都有所增大而孔隙...
- 任长青李永强梁海安
- 关键词:土坝比奥固结流固耦合地震反应渗流作用
- 不同场地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沉管隧道的地震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对干砂、饱和砂土以及水下饱和砂土三种场地条件下沉管隧道体系进行缩尺比为1∶3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1g的小震时,三组场地中的土层加速度均保持放大趋势,饱和砂土没有出现液化状态;当输入幅值为0.2g和0.4g时,干砂场地中的土层加速度继续增大,饱和砂土发生液化,表层土体加速度呈现衰减现象;在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4g时,3组试验的中间管段较端部管段加速度减小百分比最大分别可达11.1%、7.6%和9.4%,柔性接头表现出一定的减震效果;饱和砂土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土体孔压发展规律基本一致;3组场地中均是隧道底板与中墙角点处的应变较大,是抗震的薄弱部位.
- 程新俊景立平崔杰李永强董瑞
- 关键词:沉管隧道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接头上覆水
- 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分析及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7年
- 汶川地震中土石坝震损数量大、分布广、险情重、险情种类多,震后土石坝的地震安全性问题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土石坝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典型震害现象与破坏特征,选取了破坏严重的代表性土石坝,建立了计算模型,完成了土石坝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汶川地震中土石坝震害调查与分析。
- 李永强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土石坝震害分析地震反应分析弹塑性本构模型
- 考虑渗流作用的土坝地震反应分析
- 2010年
- 引入比奥固结理论采用流体-固体完全耦合的方法,考虑了孔隙水流动对坝体的孔隙水压力、应力及变形的影响,并用FLAC对土坝分别进行了耦合与非耦合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孔隙水流动时坝体水平变形量和竖向变形量都有所增大而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趋势取决于所在坝体的位置;对于地震时间较长,土层较薄,渗透系数较大的坝体需考虑孔隙水的流动。
- 任长青李永强梁海安
- 关键词:土坝比奥固结流固耦合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