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荣 作品数:22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β_2-BKR基因和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调查缓激肽β2受体(β2-bradyk in in receptor,β2-BKR)基因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MS-PCR和PCR-SSCP方法检测深圳地区EH 97例(EH组)和血压正常者87例(NT组)的β2-BKR基因-58T/C多态性和AGT基因M235T多态性。结果EH组β2-BKR CC基因型(0.36)和C等位基因频率(0.60)显著高于NT组(0.14,P=0.000;0.43,P=0.001)。EH组CC+MT(0.19)、TC+MM(0.18)基因型显著高于NT组(0.06,P=0.009;0.05,P=0.006)。β2-BKR CC基因型者EH的相对危险度增加(OR=1.913,95%CI:1.913-3.049,P=0.006)。EH组AGT基因型分布与NT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91),但M等位基因频率(0.55)显著高于NT组(0.44,P=0.037)。结论β2-BKR-58T/C多态性与深圳地区人群的EH相关,CC基因型可能与EH危险增加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与AGTM235T多态性存在基因-基因间的协同作用。 董会奕 李秋荣 王勤 罗振国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和eNOS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对97例EH患者,87例正常血压对照(NT组)。采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ACE基因L/D多态和eNOS基因G894T多态。结果EH组和NT组的ACEI/D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住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408;P=0.409)。EH组和NT组的eNOSG894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GG0.42/0.71;GT0.52/0.26;,TT0.06/0.02,EH组的GT、TT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NT组(P=0.001),EH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T组(0.32/0.17,P=0.000)。EH组ID+GG基因型者少于NT组(0.19/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EH组II+GT基因型者多于NT组(0.19/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NOS基因GT型与EH发生关联最密切(OR=2.881,95%CI:1.651~5.025,P=0.001)。结论eNOS基因G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是EH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ACE基因I/D多态性在EH的发病中不起直接重要作用。eNOS基因和ACE基因型在EH的发病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董会奕 李秋荣 王勤 罗振国关键词:高血压 肽基二肽酶A 一氧化氮合酶 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病情稳定的ICM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共治疗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结果治疗4个月后,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LVEDD(602+8.4vs65_4+8.4mm)、LVESD(48.4±7.4vs53.8±8.6mm)显著下降(P<0.05),LVEF(426±113vs345±12.4%)、CO(4.42±1.56vs3.77±1.68L/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王勤 孙孟彪 李秋荣关键词:卡维地洛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 药物治疗 超声心动图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2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调节及脂蛋白脂酶(LDL)作用。方法:选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20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服药后3个月、服药后6个月检测ALT、TG、TC、HDL-C、LDL-C、CK、CRP、LPL。结果:入选病例经治疗1、3、6个月,血脂指标TG、TC、LDL-C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与服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阿托伐他汀连续服用6个月,对LPL水平没有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血脂作用,但其机制与升高LPL无关。 李秋荣 王勤 杨海涛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血脂 脂蛋白脂酶 探索CCB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治疗的效果 2011年 目的;观察CCB(选用代表药物络活喜)单用覆联合吲迭帕胺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筛选90倒被诊断患者并给予络活喜5mg/d治疗,疗效不佳者加用吲达帕胺2.5mg/d,连续使用8周。结果;经治疗,显效46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89%.近期观察8用元明显不良反应,远期观察1年,2例出现血糖、血尿酸升高。结论:CCB(络活喜)单用或联合吲述帕胺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李秋荣 王纯 王勤关键词:络活喜 吲达帕胺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 2008-05-2009-11纳入北大深圳医院心内科门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85例,女性30例),随机分为他汀组[n=58,年龄(53.8±1.6)岁]和常规组[n=57,年龄(55.3±1.3)岁],常规组给予降糖治疗,他汀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两组治疗前后测定hsCRP及血脂水平,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他汀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hsCRP[治疗前(4.58±1.39)比6月(3.28±1.70)mg/L,P<0.05]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治疗前(3.42±0.49)比6月(2.01±0.49)mmol/L,P<0.05],且他汀组降低hsCRP水平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并能进一步调节其血脂谱。 李秋荣 王勤 曲环 张斌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瑞舒伐他汀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对CXCL13、SERCA2a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人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以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9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冠脉血流动力学、CXCL13、SERCA2a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P=0.024)。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冠脉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DPV)、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SPV)、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DVTI)、收缩期流速时间积分(SVTI)和SERCA2a水平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CXCL13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378)。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增加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降低CXCL13水平、提高SERCA2a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杨海涛 王冠 邱良贤 李秋荣关键词: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7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1),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患者干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浆hsCRP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善,且12个月后上述变化更为明显,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一定作用。 杭娟 李秋荣 蒋宝琦关键词:辛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病人心房利钠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对受试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ANP含量。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ANP、ATⅡ、ALD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P水平与AT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AL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同步监测ATⅡ、ALD、ANP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判断病情及预后。 李秋荣 王勤 王纯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房利钠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血压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病人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和2 4h血压监测资料 ,入选 43例高血压合并SAS病人 ,随机分为常规组 (2 2例 )和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 (2 1例 ) ,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4周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一夜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2 4h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2 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仍高于正常值 ,而夜间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后 2 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降低 ,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显著降低。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 ,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应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 杭娟 李秋荣 蒋宝琦关键词: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道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