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炎
  • 2篇细胞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诱导性
  • 1篇治疗肾病
  • 1篇治疗肾病综合...
  • 1篇肾病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肾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紫癜
  • 1篇紫癜肾
  • 1篇紫癜肾炎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李英
  • 5篇桂明
  • 4篇张浩
  • 3篇李杨
  • 2篇季迎
  • 1篇易斌
  • 1篇孙剑
  • 1篇黄利华
  • 1篇李扬
  • 1篇伍婷
  • 1篇黄莹

传媒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第17次全国...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桂明李英张浩孙剑季迎
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来氟米特(LEF)及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SPN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使用激素联合MMF治疗,第二组使用激素联合LEF治疗,第三组行激素联合CTX冲击治疗。结果①治疗6、12个月三组临床总缓解率MMF组、LEF组及CTX组分别为81%vs73.7%vs72.2%,95.2%vs94.7%vs88.9%(P>0.05);临床完全缓解率MMF组、LEF组及CTX组分别为42.8%vs36.8%vs33.3%,66.7%vs52.6%vs50%(P>0.05);临床部分缓解率MMF组、LEF组及CTX组分别为38.1%vs36.8%vs38.9%,28.6%vs42.1%vs38.9%(P>0.05),三组在临床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MMF组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ALT上升者1例,轻度胃肠道反应者2例;LEF组出现不良反应者4例,ALT上升者3例,轻度脱发者1例,CTX出现不良反应者7例,表现为严重胃肠道反应者2例,停经者2例,肝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脱发者各1例。结论 MMF、LEF及CTX联合激素治疗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的HSPN有相似的临床缓解率。MMF和LEF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TX。
李英桂明李杨
关键词: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环磷酰胺紫癜肾炎肾病综合征
甘草次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G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样细胞(CIA-FLS)TNF-α、IL-1β表达分泌的影响,并观测与传统治疗药物MTX联合应用后的效果。方法: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分离纯化CI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CIA-FLS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MTX组、GA组和GA+MTX组4组,分别对CIA-FLS细胞进行体外药物干预实验。每组分别干预1、3、5 d。Real time qPCR法检测各组CIA-FLS细胞TNF-α、IL-1β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结果:药物干预1 d,CIA-FLS TNF-α、IL-1β表达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3 d,CIA-FLS TNF-α、IL-1β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5 d,CIA-FLS MTX、GA、GA+MTX均可明显抑制TNF-α、IL-1β表达(P<0.05),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强弱依次是GA+MTX>MTX>GA(P<0.05)。MTX、GA、GA+MTX抑制TNF-α、IL-1β表达均呈时效依赖性,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P<0.05)。结论:GA、MTX、GA+MTX对CIA-FLS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和分泌的抑制作用依次递增,并呈时间依赖性。
桂明李扬伍婷李英黄莹张浩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甘草次酸滑膜成纤维样细胞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研究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3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和DAS28的关系,初步探讨IL-32在RA的...
桂明张浩黄利华李英李杨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CTD-IL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82例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胸部高分辨CT(HRCT)特点并观察治疗后HRCT的变化。结果 (1)SSc-ILD的发生率最高,为70.0%。其次为pSS-ILD、PM/DM-ILD、RA-ILD、SLE-IL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ILD(SLE-ILD)发病年龄(26.2±7.8)较其他CTD-ILD早(P<0.05)。RA-ILD、SSc-ILD病程较长,pSS-ILD、SLE-ILD和PM-ILD病程较短。RA-ILD出现活动后气促少见(P<0.05)。pSS-ILD出现呼吸道症状(40%)和体征(50%)最多见。85.7%SSc-ILD出现雷诺现象,支持雷诺现象与ILD相关。(2)SLE-ILD以磨玻璃影多见,而蜂窝状改变较少;pSS-ILD以蜂窝状改变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相对较多。(3)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肺部间质病变吸收好转(56.7%),其中88.2%SLE-ILD吸收好转,28.4%患者肺部病变处于静止,14.9%患者间质病变较前进展。结论 CTD-ILD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李杨桂明李英张浩季迎易斌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肺病变间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