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病理
  • 1篇多西他赛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新辅助化疗方...
  • 1篇学人
  • 1篇医学人文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预后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人文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肉瘤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机构

  • 6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雅勋
  • 3篇陶维
  • 2篇李锦成
  • 2篇赵夷
  • 2篇顾力学
  • 1篇顾立学
  • 1篇张韶光
  • 1篇石文君
  • 1篇张锦英
  • 1篇王昊
  • 1篇陈刚
  • 1篇孙晓
  • 1篇胡婷嫣

传媒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壳聚糖管状支架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作者课题组在进行肺组织瓣修补食管缺损实验中,发现硅胶支架和金属支架都不理想,都存在排斥反应和远期并发症,为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型可自行降解支架,将壳聚糖制成管型支架,观察其在生物体内的相容性和降解性,为食管重建提供一种可降解支架。目的:探讨壳聚糖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特性。方法:利用乙酸溶液制备60g/L的壳聚糖乙酸水溶胶,采用成膜方法制管后用NaOH脱下壳聚糖导管,取内径5mm管,切成段,长度2mm,消毒,并将壳聚糖管植入大鼠组织内,分别于不同时间段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性。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导管光滑,韧性好,吸收水分变软,组织生物相容性好,随时间可被组织吸收降解。该方法提供了制备壳聚糖导管的一种新方法,并证实了其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李雅勋陈刚石文君
关键词:壳聚糖生物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
TE与TEC2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TE)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EC)2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TE组(49例)与TEC组(43例)。TE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TEC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以上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在术前接受4个周期化疗,并在术后完成剩余化疗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并评估不良反应,同时,通过随访对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进行评价。结果:TE组有效率为83.67%,TEC组为88.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TE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24%,TEC组为13.9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2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心肌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TEC组发生率明显高于TE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中位随访13(5~21)个月,2组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和P=0.071)。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TE与TEC2种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TE方案较TEC方案更安全。
李雅勋顾力学赵夷陶维孙晓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
乳腺癌肉瘤2例
2012年
乳腺癌肉瘤,也称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的浸润性癌,现报道2例乳腺癌肉瘤。
李雅勋顾力学陶维
关键词:乳腺癌肉瘤病理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以乳腺肿块就诊,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与乳腺癌难以鉴别,均行组织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特征及影像学上有相似之处,粗针穿刺组织学病理检查是有效的确诊方法,手术及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雅勋顾立学陶维李锦成
关键词:乳腺疾病肉芽肿
降低医疗的二次伤害是医学人性化发展方向被引量:8
2014年
医学是一种人性化的表达,然而,医学手段的伤害性特征也是现代医学本身无法回避的一个缺陷,忽视对医学技术本身的伤害性因素的认识,是当下医学人文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一道障碍,面对越来越多的对医学伤害性的质疑,医学应该进行自我剖析,撕开医学手段的非人性化面纱,务必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医学的人性化关怀弥补医学手段的伤害性缺陷,并以医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促进医学向无伤害的人性化方向发展,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张锦英王昊李雅勋
关键词:医学人文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回顾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及预后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可随访到的348例乳腺癌病例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预后。结果 TNBC多见于50岁以前未绝经女性,肿块>2cm(72.2%)比例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51.4%(P<0.05),复发转移率显著高于non-TNBC(P<0.05)。5年无病生存率(DFS),TNBC 62.8%低于non-TNBC 79.6%(P<0.05)。5年总生存率(OS),TNBC 73.6%低于non-TNBC 89.8%(P<0.05)。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其有效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赵夷胡婷嫣李锦成张韶光李雅勋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