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香茶菜属(Isodon或Rabdosia)植物系唇形科(Labiatae或Lamiaceae),多年生草本,灌木或半灌木,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地,全世界约有150余种,我国有90种,21个变种,除青海、内蒙古外几乎遍布...
- 姜北肖朝江周星利黄波李雯黄振元程霞徐伟
- 尼曼—匹克病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金某某,男,30岁,傣族,农民。因乏力、纳差、胸闷5月余,加重伴发热9d来诊。查体:T38.9℃,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胸骨有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部丰满,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US:腹腔积液性质待查,左肾轻度积水;肺部X线:双肺细小粟栗样阴影,胸腔少量积液;
- 张雪飞李雯陈庚
- 关键词:尼曼-匹克病代谢性疾病染色体
- 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叶穗香荼菜(1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1)、4.羟基桂皮醛(2)、泡桐素(3)、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4)、7α-羟基谷甾醇(5)、豆甾醇(6)、(E)-2,5-二羟基桂皮酸(7)、松柏醛(8)、2.[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亚氨基]-二十烷-12-烯-1,3,4-三醇(9)、桦木醇(10)、7a-羟基豆甾醇(11)、熊果酸(12)、胡萝卜苷(13)和齐墩果酸(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获得,1~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 李雯田新雁肖朝江姜北
- 无痛苦电子胃肠镜检查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应用在电子胃肠镜检查中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镇静剂胃镜检查420例,常规操作组400例作为对照;肠镜镇静剂组20例,常规操作组25例作为对照。胃肠镜检查均比较两组检查过程中的反应,操作时间及检查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胃肠镜检查镇静组100%患者无不适,而常规胃镜组95%患者难受,肠镜组100%患者难受。镇静组清醒时间为1~11min。肠镜组镇静麻醉成功率:达回盲部100%,常规组为84%,检查时间5~10min完成,而常规组为8 ̄20min。胃肠镜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无痛苦电子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方法。
- 寸永葵郭蜀宏李保恩董发昌李旭东李雯
- 关键词:无痛苦胃肠镜检查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患者行脾栓塞术后随访1个月,脾功能亢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
- 李雯邵思辉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 鸡肉参抗疲劳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鸡肉参的抗疲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对照组及鸡肉参乙醇提取物低、中、高(1.6,3.2,6.4 g.kg-1.d-1)3个剂量组对小鼠ig 24 d后进行游泳实验,并对血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肌糖原等进行了测试。结果:其中NS组的肝糖原含量(23.26±15.40)mg.g-1,肌糖原含量(0.65±0.32)mg.g-1,LDH(8 652±2 924)U.L-1,BUN(6.72±1.19)mmol.L-1,LD(9.66±3.78)mmol.L-1。与NS组比较,鸡肉参可提高肝糖原(57.42±21.49)mg.g-1、肌糖原(1.23±0.47)mg.g-1的含量(P<0.01,P<0.05),提高LDH(11 792±2 455)U.L-1的活力(P<0.01),同时降低BUN(4.02±1.19)mmol.L-1和LD(11.84±6.45)mmol.L-1的水平(P<0.01)。结论:鸡肉参具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LD,LDH,BUN,肝糖原,肌糖原。
- 刘晓波郭美仙李雯王守智郭荣清罗世军李双翠
- 关键词:肌糖原肝糖原乳酸乳酸脱氢酶尿素氮
- 神黄豆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对神黄豆Cassia agnes Brenan茎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阿夫儿茶精(1)、12,13-dihydromicromeric acid(2)、白桦脂醇(3)、8(17),12E,14-labdatrien-19-ol(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二十四烷酰单甘油酯(7)、sitoindoside I(8)、9Z,12Z-octadecadienoic acid(9)和间苯三酚(10)。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神黄豆中发现。
- 黄波黄振元武拉斌李雯姜北黎胜红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研究进展
- 姜北黄波武拉斌李雯黄振元肖朝江韩冰洋田新雁
- 文献传递
- 黄花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u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70%丙酮常温提取,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等进行细胞毒活性活性测试。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地下部分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crophynin E(1)、19-hydroxyferruginol(2)、2α,3α,24-trihydroxyursa-12,20(30)-dien-28-oic acid(3)、山香三萜二烯酸(4)、stigmast-4-en-6β-ol-3-one(5)、豆甾-3β,6α-二醇(6)、松柏醛(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正十六烷酸(10)、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11)、胡萝卜苷(12)、β-谷甾醇(13)、熊果酸(14)。活性研究显示,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雯田新雁肖朝江黄波姜北
-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 腺花香茶菜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根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腺花素(2)、乌索酸(3)、β-谷甾醇(4)、7α-羟基豆甾醇(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获得,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武拉斌李雯黄振元黄波姜北
- 关键词:腺花香茶菜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