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输血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 2011年
- 目的对临床输血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统计该院近2年临床输血投诉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2年内临床输血投诉共76例,有效投诉44例(57.89%)。从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患者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原因制订对策。结论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从而降低投诉率,杜绝安全隐患。
- 杨东昌杨琳琳
- 关键词:输血投诉安全隐患
- 前列腺液两种细菌双重感染鉴定分析
- 2002年
- 前列腺炎症是男性常见疾病,如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诊治,易形成慢性炎症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就2001年7月—10月间门诊就医患者中2例在培养前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3—7日内进行2次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均系2种细菌同时感染,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 高东佳张盟杨东昌苏新
- 关键词:前列腺液生化反应青霉素类药物敏感试验细菌鉴定血平板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心房颤动
- 2002年
- 杨东昌于刚李秀真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心房颤动心电图
- 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尼莫地平两组 ,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川芎嗪 12 0mg入液静点。尼莫地平组加用尼莫地平 4mg入液静点 ,连用 2周后 ,分别改为口服川芎嗪 10 0mg ,每日 3次和尼莫地平 30mg ,每日 3次 ,总疗程 4周 ,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TM )和内皮素 (ET 1)的含量。另选择 30例查体健康者做为正常组。结果 :治疗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MP 14 0和血浆TM、ET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治疗后 ,两治疗组GMP 14 0、TM和ET 1水平显著下降 ,尼莫地平组较川芎嗪组改善更加明显 ,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川芎嗪组。相关分析表明 ,血浆TM、ET 1水平与血小板GMP 14 0显著正相关。结论 :尼莫地平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MP 14 0、血浆TM和ET 1水平 ,改善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明显临床疗效。
- 杨东昌张栩
- 关键词:尼莫地平川芎嗪脑梗死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
- 输血检验流程的临床质量控制效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临床质量控制运用至输血检验流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滨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150例输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患者,常规组给予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观察组在输血检验中行临床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发生发热、溶血、凝血障碍、血型抗体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临床质量控制应用于输血检验流程中不仅能降低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能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打下夯实的基础,故值得临床应用。
- 刘敏杨东昌岳翠青
- 关键词:输血
- 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T)应用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输血前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接受微孔板凝聚胺技术(MPT)、MGT检验,记录配血、直抗类型与交叉配血、血清交叉配血、放散液交叉配血等情况。结果共实施400次交叉配血,其中MGT血清、放散液分别出现296、248次不和,MPT血清、放散液分别出现12、20次不和;除MPT交叉配血外,直抗阳性血清、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格率均高于直抗阴性(P均<0.05)。MGT、MPT血清交叉配血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MGT、MPT放散液交叉配血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GT有利于提高ABO-HDN患儿输血前检验准确性,对确保此类患儿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 杨东昌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152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52例(观察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56例,比较两组心肌酶及NSE.结果 观察组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4±14.8) U/L;肌酸激酶(CK)(109.9±87.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47.0±29.4) U/L;乳酸脱氢酶(LDH)(316.9±119.2)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256.2±96.1) U/L;NSE(30.9±18.2) μg/L;对照组结果:AST (24.5±9.2)U/L;CK(77.4±32.5) U/L;CK-MB(15.4±7.4) U/L;LDH(134.0±34.4) U/L;α-HBDH(131.1±37.7) U/L;NSE(9.8±4.6)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NSE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心肌及神经系统病变,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张盟王宗兰田新村杨东昌王建
-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黄连素离子透入并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被引量:2
- 2006年
- 方云霞管东东杨东昌
- 关键词:黄连素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慢性盆腔炎
- 内皮抑素
- 2011年
- 人体血管的形成通常是由正负调控因子的平衡决定的,正调控因子促进血管形成和生长,而负调控因子则起抑制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生血管是肿瘤持续生长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他认为体积在1~2mm3以下的肿瘤可通过渗透作用从周围组织中获得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但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则需要依赖形成新生血管以获得充分的营养供应,一旦新生血管形成,肿瘤就开始迅速生长,变得更易发生浸润和转移。
- 杨东昌李柏成高航
- 关键词:内皮抑素新生血管形成负调控因子人体血管
- 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癌组142例,肺良性疾病组86例,正常对照组60例,对其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比较分析。结果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肺癌组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阳性率不同,CA125在腺癌中阳性率最高为78.5%,CYFRA21-1在鳞癌中阳性率最高为76.9%,NSE在小细胞癌中阳性率高为76.0%;联合检测时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9.3%,高于各单项检查( P<0.05);准确度为82.6%,部分提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达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 张盟王宗兰潘士虎田新村杨东昌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