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
- 作品数:42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国际化探索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印染工艺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印染工艺基础课程基于国际化探索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聘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上原利丸教授主持型拔染、友禅染工艺教学实践,引入国际一流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于学生掌握国际化知识、拓展国际化视野、加强国际化竞争意识、提升国际化创新观念和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杨建军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传统·时尚·环保·创新——天然染色课程教学特色被引量:1
- 2013年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然染色课程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充实、完善,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天然染色基础教学和研究体系,形成了鲜明特色。该课程的教学成果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染材种类、萃取技术、媒染方法及发色规律等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从而改变了以往使用化学染料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染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多元化全面发展。
- 杨建军
- 关键词:教学特色绿色环保
- 从日本正仓院蜡染藏品看中日古代蜡染艺术被引量:2
- 2010年
- 以日本正仓院所藏蜡染实物为例,参考正仓院《献物帐》中对蜡染品的文字描述,从藏品的用途、制作工艺、色彩、纹样等几方面入手加以分析;再对比中国同时期的蜡染制品,可以看到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借鉴和整合的艺术发展历程。
- 杨建军崔岩
- 关键词:蜡染艺术文化交流
- 杨建军艺术设计作品
- 2002年
- 杨建军
- 关键词:墙饰木雕雕塑
- 中国传统天然媒染剂与媒染技术
- 中国古代手工业人运用天然染料进行纺织品(纤维)、皮革、指甲、须发等染色的历史悠久,并依据天然染料所含色素及被染物性质的不同,在染前、染中、染后进行染着固色及发色处理的工序,此过程称为媒染。天然媒染剂是染色工艺中不可缺少的...
- 崔岩杨建军
- 敦煌五代时期僧尼供养像服饰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僧尼供养像是敦煌供养人画像的重要部分,从唐代起僧尼就作为供养主体出现在敦煌壁画中。五代时期,僧尼供养像多处于男女供养人画像的起首位置,是行进队列的带领者。佛教律典中对僧尼服饰的形制、材质、色彩、披着方式等都有所规定。敦煌五代时期比丘帽子、袈裟(大衣)、僧袍、裳(裙)、鞋履以及比丘尼袈裟(大衣)、上衣、裙子、鞋履等僧尼供养像服饰具有鲜明的特征。研究认为,敦煌五代时期僧尼供养像服饰是宗教性和世俗性的统一,既体现了源自印度的佛教律典中相关的规定和传统,也明显融合了汉族传统服装的款式和纹样。对敦煌僧尼供养像服饰的专题性研究,是全面化整体研究敦煌服饰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崔岩杨建军
- 关键词:服饰
- 中国传统红花染工艺复原研究
- 红花(又名红蓝花),是红色植物染料中最为鲜艳亮丽的一种,用红花染成的红色被称为真红或猩红。从精美的汉唐织物看,红色种类非常丰富,足以证明古代中国红花染工艺非常发达。但是,随着19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化学染料的产生及输入中...
- 杨建军崔岩
- 多元对比与多向互证--敦煌服饰与染织工艺研究方法
- 石窟服饰艺术属于图像资料范畴,将其与染织工艺对比研究涉及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其他图像资料、工艺调查资料、工艺实践资料等多个方面.研究认为,只有将敦煌服饰与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其他图像资料、工艺调查资料、工艺实践资料等各方...
- 杨建军
- 关键词:艺术特色
- "恶紫夺朱"与"怀金垂紫"--中国传统紫根染工艺与色彩研究
-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的根系即简称为紫根,内含紫色素,是古代唯一直接柒制紫色的植物染料.紫根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染色工艺之一,《尔雅翼》《韩非子》等各类古籍文献的相关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紫根染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崔岩杨建军
- 关键词:历史价值文化传承
- “技”与“艺”的融合——天然染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
- 2022年
- 天然染色是一种传统技艺,是"技"与"艺"的融合体,真实地反映了艺术与科学的依存关系。文章指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保护、传承、发展天然染色技艺为宗旨,对天然染色课程及教学进行改革。经过持续探索,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本科生、研究生,包括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和创新课程,涵盖必修、选修和各种学生课外培养训练项目等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 杨建军
-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