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芳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契约
  • 2篇清代
  • 2篇民国
  • 1篇大湄公河
  • 1篇大湄公河次区...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法
  • 1篇社会法治
  • 1篇农村基层社会
  • 1篇契约文书
  • 1篇自治
  • 1篇自治制度
  • 1篇湄公河次区域
  • 1篇律制
  • 1篇买卖契约
  • 1篇民国时期
  • 1篇民族
  • 1篇跨国
  • 1篇基层社会
  • 1篇拐卖

机构

  • 4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警官学院

作者

  • 4篇杨志芳
  • 1篇杨志芳

传媒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思想战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分布民族类别众多,全境范围内居住着含汉族在内26个民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多民族省份。清代及民国时期,大量产生和形成于云南地区的契约文书,承载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表明契约文书已深深嵌入当时云南少数民...
杨志芳
关键词:少数民族契约文书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边境一线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人类历史上,最初的跨国贩卖人口行为总是和战争、殖民主义、奴隶制联系在一起,被普遍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不文明、不光彩的一笔,必须进行彻底清除。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到今日,跨国拐卖人口犯罪这一现代"奴隶贸易"不仅依然存在,并且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最有利可图的犯罪行为之一,涉及世界每一个大陆。近年来,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为发展经济而相继开放边境,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在该区域发展迅速,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本文立足于对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边境一线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现状呈现出的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犯罪流向、犯罪分布地域、以犯罪动机划分的犯罪类型和犯罪隐案等特点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打击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国际合作机制提供坚实基础。
杨志芳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
清代、民国云南买卖契约中“第三方群体”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中人为代表的契约"第三方群体",是中华法系契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代、民国云南财产买卖活动中的重要法律现象。其广泛存在于清代、民国云南买卖契约中,发挥居中说合、促成交易、见证立约、担保债务履行和解决纠纷等作用。这些功能的生成,与当时云南血缘与地缘结合的宗族共同体社会结构、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本土文化传统,以及习惯法主导契约法领域的法制传统密不可分。这一群体的作用机理对当代契约制度具有借鉴价值,今天我们在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应培育"第三方群体"的当代意义替代者,紧扣中国本土实际构建当代契约的"第三方群体"制度。
杨志芳
关键词:买卖契约
村规民约与农村基层社会法治建设研究
中国的村民自治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二十多年中,村民自治制度既延续了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某些传统,又进行了一些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制度创新,于是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村民自治制度是一种新型农村治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
杨志芳
关键词:村规民约农村基层社会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制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