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渊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老年大鼠脑缺血神经元线粒体形态计量学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年龄对光化学诱导的局灶性脑缺血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老年和青年大鼠缺血后 4小时、2 4小时、5天缺血边缘区行电镜观察 ,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神经元线粒体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老年组神经元线粒体数密度和比表面较青年组小 (P <0 .0 5~ 0 .0 1)、而平均体积增大。在相同时间点的缺血边缘区 ,老年组神经元线粒体平均体积、圆球度均较青年组大 ,而比表面减小。两组线粒体平均体积、圆球度及体密度在缺血 4小时增加、2 4小时更明显 ,5天后减小 ,比表面的变化则相反(P <0 .0 5 )。结论 由于老年大鼠存在线粒体老化等年龄相关性改变 ,在同等缺血打击下 ,线粒体肿胀较青年大鼠更严重 。
- 杨渊张苏明方思羽徐广润王伟郭瑞友何池忠韩宗超
- 关键词:衰老脑缺血线粒体计量学
- 缺血性脑损伤中原代培养神经元凋亡的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在模拟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展规律和机制 ,并对不同的凋亡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对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 ,运用流式细胞仪 (FCM)、TUNEL等手段检测缺血性损伤各时间点的神经元凋亡以及Caspase 3在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与TUNEL检测均显示 :在血清剥夺和缺氧后 0 5h、 6h神经元的凋亡率显著增高 ,Caspase 3表达阳性率亦随之增高。结论 血清和氧剥夺早期由于神经元内的保护性基因反应性上调 ,抑制Caspase 3的激活及凋亡的进展 ,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 ,抑制凋亡基因向促凋亡基因转换 ,导致神经元进一步凋亡。
- 江红张苏明史庭慧杨渊张旻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CASPASE-3流式细胞术
- 星瑙灵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了解星瑙灵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262例,依据患者门诊、住院病历号码尾数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32例,对照组130例。研究组给予星瑙灵,10mg,3次/d;银杏叶片2片,3次/d,连服8周。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2片,3次/d,连服8周。观察服药前、服药4周和8周的头痛症状(使用HIT-6量表)、压痛、伴发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其起效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头痛症状、压痛及其伴发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服药4周与8周的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4周:73.85%(96/132)比63.78%(81/130);服药8周:85.94%(110/132)比72.44%(92/130);P〈0.01或P〈0.05],但起效时间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星瑙灵对治疗紧张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 杨渊卜碧涛梅元武江凌张兆辉黄怀钧王敏胡有志易玉新彭卫平
-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星瑙灵
- 半胱氨蛋白水解酶的激活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杨渊张苏明方思羽张旻江红许康常履华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多克隆抗体
- 卒中后焦虑患者早期白介素-6及皮质醇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以及皮质醇水平与卒中后焦虑(PS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卒中患者132例,在发病后第1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皮质醇波动变化(8:00与16:00)。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同样检测IL-6及皮质醇水平(8:00)。发病3周后根据是否发生PSA,将卒中患者分为PSA组32例和非PSA组100例。结果:PSA组的IL-6水平与非PSA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SA组和非PSA组的皮质醇均升高(P<0.05),PSA组的皮质醇生物学节律消失。结论:IL-6和皮质醇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PSA的早期筛查。
- 邹为张晓凡杨渊
- 关键词:皮质醇白介素-6
- 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时空动态演变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与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过程。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 (MCAO R)、HE染色与TUNEL技术 ,观察脑缺血 30min和 2h ,再灌注 1~ 4 8h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时空分布。结果 坏死细胞主要集中于梗死灶中心区 ,凋亡细胞分布于梗死边缘区的内侧 ,并呈放射状动态地向四周扩展 ;随着脑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均增加。脑缺血 30min凋亡细胞较坏死细胞明显增多 ,而脑缺血 2h再灌注早期坏死细胞较凋亡细胞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坏死细胞主要位于缺血中心区 ,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梗死边缘区的内侧 ,并均呈放射状动态地向四周扩展。
- 杨渊张苏明方思羽张旻江红许康常履华
-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细胞细胞凋亡TUNEL技术缺血再灌注
- 星瑙灵治疗轻中度焦虑症抑郁症的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星瑙灵片治疗轻中度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22例轻中度焦虑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星瑙灵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星瑙灵组口服星瑙灵片,每次2片,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次1片,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星瑙灵组的显效率和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瑙灵治疗轻中度焦虑症、抑郁症安全有效。
- 高波廷姜亚平徐金枝胡晓晴魏银秀杨渊
- 关键词:星瑙灵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焦虑症抑郁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抑郁症核医学脑功能显像的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之一。核医学显像是最早应用于抑郁症脑功能显像的影像学手段,能为临床提供抑郁症行为缺陷相关的影像学依据,包括脑血流灌注的改变、脑代谢的异常以及脑受体的表达和活性信息等。伴随核医学仪器的更新,多模态显像技术的发展,核医学脑功能显像在抑郁症病因探索、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监测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李金明杨渊陈璟
- 关键词:抑郁症核医学
- 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在大鼠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表达的时空改变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 (MCAO R)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缺血再灌注PARPmRNA的时空分布 ,结合TUNEL技术观察其与凋亡的关系。结果 脑缺血 30min再灌注 1hPARPmRNA表达增加 ,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 (P <0 0 5 ) ,与凋亡的时间变化规律相似 ,但范围大于并涵盖凋亡的范围 ,凋亡分布区外侧的缺血区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可诱导神经细胞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的转录增强 ,PARP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后的DNA修复。
- 杨渊张苏明方思羽江红许康常履华
- 关键词:DNA修复蛋白PAR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表达
- 海风藤酮对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表达的规律,探讨海风藤酮对神经细胞凋亡及GADD4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6月龄Wistar大鼠,经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后应用海风藤酮进行干预,观察不同时间和空间状态下GADD45蛋白表达的改变,同时运用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现象。结果:缺血4h组,在缺血中心区可见少许GADD45反应阳性细胞,而缺血周边区GADD45反应阳性细胞大量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24h组,周边区GADD45表达较缺血4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至缺血5d时,周边区GADD45表达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海风藤酮治疗组,缺血周边区TUNEL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但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GADD45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增多(P<0.01)。结论:海风藤酮可有效保护缺血神经细胞,同时可以上调DNA修复基因GADD45的表达,减小DNA损伤的程度。
- 徐广润张东君杨渊张苏明方思羽迟兆富
- 关键词:脑缺血海风藤酮DNA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