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渊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安泰钢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粉末触媒合成柱真空烧结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粉末触媒在雾化过程中容易氧化,水雾化粉末触媒氧含量一般在0.1%~0.4%,所以在合成金刚石前都必须对合成柱进行还原烧结处理,以降低其中的氧含量。本文通过对水雾化FeNi_(30)粉末触媒合成柱的真空烧结研究,发现还原过程为石墨直接还原和石墨气化反应共同作用;确定在烧结温度980℃时,保温8h可以基本还原其中的氧化物,保证合成出高品级金刚石。
- 徐燕军柳成渊陈哲刘一波尹翔赵万林
- 关键词:粉末触媒金刚石真空烧结
- 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B-PDC)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国产六面顶压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采用黏结剂Co熔渗催化方法合成含硼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对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含硼金刚石合成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最后对样品的性能测试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对聚晶金刚石层微观结构做了扫描电镜观察和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抗冲击韧性和耐热性比普通金刚石复合片有显著提高,当添加含硼金刚石微粉体积分数为2a%~3a%时综合性能最好。
- 刘一波孙延龙徐燕军尹翔柳成渊郑勇翔
- 关键词:含硼金刚石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高温高压
- 利用共沉淀-共还原方法制备FeNi_(27)Co_3触媒粉的研究
- 2009年
- 介绍了利用化学共沉淀-共还原方法制备FeNi27Co3触媒粉的过程,研究了pH值、金属离子浓度、加料速度、添加剂用量对沉淀物产生和粒度的影响,确定出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为3左右,沉淀物450℃煅烧3h,然后再通过650℃氢气还原3h;并得到了D50约为9μm,氧含量为0.418%,铁、镍、钴的质量比为68.9∶26.5∶3.57的触媒粉末;最后,进行了金刚石合成实验并与气雾化触媒合成金刚石的效果进行了对比。
- 赵文东徐骏郭宏柳成渊李成栋朱学新宋月清
- 关键词:金刚石
- 金刚石与硬质合金的复合超硬材料及其双层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含金刚石的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构成的复合超硬材料层和作为衬底的预制硬质合金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超硬材料层包括金刚石相、硬质WC相和粘结金属Me相。复合超硬材料层中金刚石微粉占...
- 罗锡裕张健琼沈翔徐燕军柳成渊况春江
- 粉末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新进展
- 2010年
- 文章分析了在六面顶压机大型化同时,粉末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不断发展,并且探讨了部分利用大型压机合成新型功能性单晶或新材料的实验进展。指出国内粉末法合成金刚石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技术仍存很大差距,任重而道远。
- 尹翔徐燕军柳成渊
- 关键词:粉末触媒金刚石
- 新兴超硬刀具材料
- 当代刀具材料除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以外,还有正在兴起的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超硬刀具材料。本文简述新兴超硬刀具材料在当代先进加工技术蓬勃发展、难加工材料不断涌现、超硬材料制备技术明显进步大背景下的崛起;介绍超硬刀具材料金刚...
- 罗锡裕张健琼沈翔刘一波徐燕军柳成渊
- 关键词:超硬刀具材料性能指标
- 从包裹体看我国金刚石质的大幅攀升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揭示人造金刚石中包裹体的形状、尺寸、组织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分析包裹体的成分及绝对含量。指明:近十年来我国人造金刚石中包裹体绝对含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与国外高档金刚石包裹体的数量级相同。文章并相应测试了金刚石的热冲击指数(TTI)。综合表明: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在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近年来品级有了质的飞跃。
- 沈翔黄漫徐燕军尹翔柳成渊罗锡裕
-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包裹体
- 合成金刚石用水雾化触媒粉末Fe_(70)Ni_(30)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我国近年普遍采用水雾化粉末触媒Fe70Ni30合成金刚石,本文对这种粉末形貌、成分、粒度分布、氧含量、相组成等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呈不规则状;粒度呈正态分布,D50=22.9μm;粉末杂质含量很低;初始粉氧含量为0.2%(质量分数),将触媒粉和石墨粉混合(质量比3∶7)压成合成柱,在1000℃,真空10-2Pa,6 h脱氧处理后,可使触媒粉的氧含量降到0.011 7%(质量分数),达到气雾化粉末的水平,对合成金刚石是非常有利的。Fe70Ni30初始粉由大量的γ相和少量α相组成,合成柱经高温真空处理后,α相含量较处理前含量增多,高温高压合成中会变成单一的γ相,单一的γ相合金十分有利于金刚石的成核与长大。
- 徐燕军刘一波麻洪秋程东凯柳成渊罗锡裕
- 关键词:合成金刚石
- 金刚石复合片微观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SEM、EDX和XRD分析手段对一种高温高压合成的金刚石复合片(PDC)进行抛光面和纵切断口的显微形貌、元素能谱成分及物相组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抛光面上:金刚石颗粒连接紧密,黏结剂Co分布均匀呈断续的"网格"结构,其质量分数稍低于纵切断口面。②在纵切断口面上:结合界面处结合紧密,实质是Dia-Co-WC三相的结合;断口有解理断裂迹象,金刚石层有D-D键和D-M-D键连接;在2 mm厚的硬质合金基体内,沿轴向靠近结合界面,Co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相对下降约12%;在2 mm厚金刚石层内,沿径向由边缘到中心,Co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相对下降约25.6%。③金刚石层中物相由金刚石相(fcc)、CoCx相(fcc)、WC相、β-Co相及少量α-Ti相(hcp)、石墨相(hcp)组成。
- 孙延龙刘一波徐燕军柳成渊尹翔黄霞
- 关键词:金刚石复合片微观形貌物相组成
- 金刚石与硬质合金的复合超硬材料及其双层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含金刚石的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构成的复合超硬材料层和作为衬底的预制硬质合金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超硬材料层包括金刚石相、硬质WC相和粘结金属Me相。复合超硬材料层中金刚石微粉占...
- 罗锡裕张健琼沈翔徐燕军柳成渊况春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