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栗俊杰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变
  • 2篇皮内
  • 2篇脱落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瘤变
  • 2篇内瘤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上皮
  • 2篇宫颈上皮内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宫颈脱落细胞
  • 1篇毒素
  • 1篇毒素基因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葡萄球菌

机构

  • 4篇深圳市蛇口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栗俊杰
  • 2篇庄严
  • 2篇张诗蒙
  • 1篇孙延生
  • 1篇廖奇峰
  • 1篇陈莉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中miR-21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正常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宫颈脱落细胞中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是否在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方法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正常对照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各30例,以U6为内参miRNA,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中miR-21的表达水平,并评估miR-21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宫颈脱落细胞中miR-21的表达上调。miR-21区别正常组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的ROC曲线面积为0.87(95%CI:0.7935-0.9621;P<0.000 1),miR-21区别正常组与宫颈癌组的ROC曲线面积为0.92(95%CI:0.8590-0.9899;P<0.000 1)。结论宫颈粘液脱落细胞中的miR-21对宫颈癌筛查诊断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支亚丽张诗蒙栗俊杰谭志容李树隆庄严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MIR-21
344株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临床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使用Microscan auto SCAN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检测。结果共分离细菌34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4.59%,革兰阴性杆菌占65.41%,分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4.71%)、肺炎克雷伯菌(11.05%)、表皮葡萄球菌(9.30%)、金黄色葡萄球菌(8.14%)、溶血葡萄球菌(5.52%)、铜绿假单胞菌(4.94%)、阴沟肠杆菌(4.07%)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剂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87.60%)、阿米卡星(77.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55%)、头孢他啶(75.39%)、头孢吡肟(74.20%)、氨曲南(70.71%);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分离出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最高。
吴财铭孙延生栗俊杰陈莉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菌群分布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临床预防和研究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SA培养阳性病例52例,(去除同一患者相同和不同部位标本)采用多重PCR扩增SA的毒素基因tst和sec,分析毒素基因的存在与发热的关系,通过PCR扩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组稀有限制区旁的DNA序列,对MRS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2例患者中,19例为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3例为MRSA,其中有22例MRSA携带tst和sec基因(66.7%),显著高于MSSA 7例携带tst和sec基因(P〈0.05);37例伴有发热,其中29例含有tst和sec基因,15例不伴发热,其中5例含tst和sec基因,发热组携带两种基因比率显著高于不发热组(P〈0.05);稀有限制区PCR(IRS-PCR)分型表明,2012∽2014年感染MRSA的33例患者有22例为同种基因型。结论 tst和sec基因的存在可能与SA引起的发热有关,近3年该病房存在MRSA暴发流行可能。
吴财铭栗俊杰廖奇峰吴伟元吴劲松卢月梅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毒素基因基因分型
宫颈脱落细胞中miR-23b、miR-34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索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癌微小RNA(mi RNA)标志物。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集该院门诊、住院患者以及体检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共90例,其中正常组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30例、宫颈癌组30例,以U6为内参mi RNA,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各组中mi R-23b、mi R-34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检验效能。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宫颈脱落细胞中mi R-23b与mi R-34a的表达下调(P<0.01)。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时,mi R-23b与mi R-34a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4(95%CI:0.732 2~0.937 8,P<0.01)、0.72(95%CI:0.589 9~0.847 9,P<0.01)。诊断宫颈癌组时,mi R-23b与mi R-34a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5(95%CI:0.748 1~0.945 2,P<0.01)、0.76(95%CI:0.646 3~0.882 6,P<0.01)。结论 mi R-23b、mi R-34a对宫颈癌筛查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支亚丽张诗蒙栗俊杰谭志容李树隆庄严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微小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