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云云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流行语
  • 2篇大学生
  • 2篇语言
  • 2篇院校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2篇旅游
  • 2篇酒店
  • 2篇高职
  • 2篇高职班
  • 2篇高职院校
  • 2篇海南高职院校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创...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地摊
  • 1篇地摊经济
  • 1篇第二语言习得
  • 1篇颠倒

机构

  • 15篇海南经贸职业...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梁云云
  • 4篇吴晓亮
  • 1篇罗春祥
  • 1篇贾自强

传媒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汉字文化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职业
  • 1篇神州
  • 1篇高教论坛
  • 1篇中国管理信息...
  • 1篇学园
  • 1篇全国流通经济
  • 1篇旅游纵览(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下“地摊主”到“摆客族”的变迁探析被引量:3
2020年
疫情背景下“地摊经济”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地摊主”到“摆客族”身份的合法化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扩大了社会流动的空间,增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切入,探究“地摊主”和“摆客族”的身份差异、变迁历程及动因,提出探索“自下而上”地摊治理的新模式,形成上下良好互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地摊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烟火”与“文明”同步;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促进“地摊主”到“摆客族”阶层流动等启示和举措,以期推进地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梁云云
关键词:地摊经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海南互联网旅游诚信建设分析
2019年
互联网旅游是海南省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其本质依然是市场经济的优化体现,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之一,始终是保持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海南互联网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诚信建设不能忽视也不能放松,通过技术、法律、意识等多个层面进行把控和渗入,对整个海南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将是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
吴晓亮梁云云罗春祥
关键词:诚信建设
“00后”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海南高校调查数据为例
2023年
为了精准掌握“00后”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改革,笔者对海南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分析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认知和评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建议等。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强“00后”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通识+专业相结合——建立一站式服务教学相长的模式;课内+课外相融合——创造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环境;线上+线下相互补——创建混合式趣缘学习共同体;内容+技术双驱动——实现融通式传统文化传播。本研究以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梁云云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张贤亮创作新解被引量:1
2008年
梁云云贾自强周天枝封秋萍卢芸岳鹏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文学形象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高职对接组建“高职班”办学模式研究——以海南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高职对接组建"高职班"办学模式将有效整合教育和产业资源,一方面扩大招生资源,开拓学生就业领域,一方面探索校企共育的新模式,保障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个人发展平台,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
吴晓亮梁云云
精准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和探索——基于海南省高校个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精准帮扶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海南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个目标、双轮驱动、三全服务、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精准帮扶理念,以期丰富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内涵和方式。
梁云云
关键词:高校管理就业创业指导
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调查及教学策略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在网络化时代和汉语热的双重背景下,汉语流行语对来华留学生的影响增强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普遍忽视对汉语流行语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文章以近三年代表性的15个网络流行语作为语料对象,把来华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考查并对比分析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针对汉语流行语认知和态度区别及成因。调查结果表明,汉语水平影响留学生对汉语流行语兴趣度和学习意愿;教师对汉语流行语进课堂的态度呈现多样化态势;教师与留学生在汉语流行语学习方式的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师、学校管理、语言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学得”和“习得”双管齐下;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共发展;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兼顾;教材更新和汉语流行语语料库建设同步;网络源头把关和教学关卡筛选齐抓共管。
梁云云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汉语流行语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策略
颠倒的疯癫世界——迟子建《疯人院的小磨盘》的独特视角
2013年
当代女作家中,迟子建的创作风格是卓尔不群、别具一格的。她常常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现一些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小说笼罩着一层温情而忧伤的人性关。《疯人院的小磨盘》典型地反映了这样的风格。
梁云云
关键词:疯癫人性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行语变迁的分期研究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行语的历史演进,既与社会变革同频共振,又与传媒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与不同时代人的价值诉求同生共长,又与多元文化相互包容。从历时性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行语的演变历程,经历了“思想解放”文化启蒙时代、“全民造词”大众文化时代、“泛娱乐化”网络文化时代、“众语喧哗”草根文化时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流行语在流行语主体、流行语内容、流行语媒介等方面呈现鲜明的时代差异,成为折射社会现实、反映热点事件、彰显社会心态的语言表征。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行语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参照传媒的发展历程来观察社会流行语的变迁,力求对流行语进行精准的分期,探析流行语内在变化规律,研究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变迁,以把握时代脉搏,加强流行语的价值引领。
梁云云
关键词:社会流行语社会变革传媒发展文化变迁
近十年流行语变化趋势研究——以2009—2019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十大流行语”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流行语是鲜活的历史书,生动地记录当前中国社会的历史事件并体现时代变化。回顾近十年流行语变化,以2009—2019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十大流行语”为语料,对110个流行语进行外在形式、内容指向、来源取向三方面统计和分析,通过观察流行语的内部变化并探究其变化动因,预测未来流行语将更加网络化、区块化,社会属性越来越明显,不断影响社会发展,同时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迭。
梁云云
关键词:流行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