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志霞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杂交
  • 3篇杂交象草
  • 3篇刈割
  • 3篇象草
  • 3篇桂牧1号杂交...
  • 2篇刈割强度
  • 1篇氮肥
  • 1篇氮素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特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特性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石漠化
  • 1篇石漠化治理
  • 1篇水剂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6篇梁志霞
  • 4篇杨钙仁
  • 3篇宋同清
  • 3篇彭晚霞
  • 3篇曾馥平
  • 2篇卢成阳
  • 2篇杜虎
  • 2篇谭秋锦
  • 1篇刘思祝
  • 1篇唐成
  • 1篇招礼军
  • 1篇罗应华
  • 1篇朱栗琼
  • 1篇石贤辉
  • 1篇温远光
  • 1篇王统宇
  • 1篇黄承标
  • 1篇梁萍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城郊区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快速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杨钙仁黄耀思黄承标张晓声黄甫克陆卫罗应华李文玉温远光黄婉芬石贤辉覃华勇卢成阳梁志霞崖巨钊
课题来源与背景:中国西南喀斯特面积50多万km<'2>,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其中河池、百色两市石漠化比例已超过辖区总面积的20%,贫穷、生态环境恶化是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突出问...
关键词: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生态系统
氮肥和刈割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于2011~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进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和刈割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氮肥和刈割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
梁志霞
关键词:生理生态杂交象草刈割强度
文献传递
氮肥、刈割强度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两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250kg/hm2、不施氮肥)、不同刈割强度(即刈割时离地面5,20和50cm)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曲线,但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施氮肥的情况下,光合"午休"明显减弱。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施加氮肥的情况下,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有增加的趋势,羧化效率先增大后降低,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随着刈割强度增加,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刈割强度均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强度刈割条件下,对桂牧1号施用250kg/hm2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合能力。
梁志霞杜虎彭晚霞曾馥平杨钙仁谭秋锦宋同清
关键词:桂牧1号杂交象草氮肥刈割强度净光合速率光响应
喀斯特峰丛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P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15
2013年
基于网格点(5 m×5 m)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火烧迹地、刈割地、草地、封育地)下表层(0~20cm)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速效磷(AP)均为中等程度变异,含量分别为5.40~6.26 g.kg-1、1.24~1.44 g.kg-1、365.87~507.32 mg.kg-1、3.91~8.04 mg.kg-1,封育地、火烧迹地土壤质量优于草地和刈割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火烧AN、火烧AP、刈割AN、封育TN的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火烧TN、刈割TN、刈割AP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其他指标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高斯模型。刈割TP、火烧TP、草地TP、刈割TN、火烧AP、草地AP、封育TP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他土壤养分表现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TN与AN、TP与AP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火烧、刈割处理TN和AN呈凹形分布,TP和AP呈单峰分布特征,中下坡含量最高,往两端含量逐渐降低;草地TN、AN、TP、AP 4种养分含量均随着坡位的升高而降低;封育样地中4种养分呈类似凹形分布,中间含量低,两端略微升高。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养分质量,造成了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变化,因此,在地形破碎、土层浅薄的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时,应采取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保护和适度开发,提高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质量。
唐成杜虎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杨钙仁梁志霞卢成阳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喀斯特峰丛洼地
保水剂对巨尾桉盆栽苗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为评价保水剂在桉树生长中的作用,研究了2种保水剂用量和4种水分供应条件下,巨尾桉苗木的生长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田间持水量增加,除了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苗木的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上升;施用保水剂的效果与田间持水量60%和80%处理的作用基本一致,保水剂在桉树人工林中的使用是可行的。
招礼军王统宇朱栗琼刘思祝梁萍梁志霞
关键词:巨尾桉保水剂苗木
氮素和刈割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氮水平、刈割次数、刈割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肥效最佳水平是1000kg·hm-2·a-1。刈割次数显著影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刈割过2~3次,桂牧1号光合作用能力显著提高,而每年刈割3~4次,牧草的营养品质最优。刈割强度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对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以5或20cm刈割强度为最优。综合各指标结果,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栽培桂牧1号杂交象草获得高产优质的最优方案,即施氮1000kg·hm-2·a-1,刈割牧草3次,刈割强度为5或20cm。
梁志霞宋同清曾馥平彭晚霞杨钙仁谭秋锦
关键词:氮素刈割光合作用桂牧1号杂交象草正交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