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强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羊膜移植治疗对眼表烧伤患者视力及角膜恢复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对眼表烧伤患者视力及角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眼表烧伤患者30例(38眼),采取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的视力及角膜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8眼中,术后最佳视力达到1.0,视力〉0.3者17眼(50.00%)。患者角膜恢复透明13眼(34.21%),出现角膜云翳14眼,出现角膜斑翳7眼,出现角膜白斑4眼。术后2~3周,陆续有5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且向瞳孔区蔓延。术后〈21d,有30眼(78.95%)的角膜上皮得到全部愈合;At后21d-28d,有6眼的角膜上皮得到全部愈合;术后32d,严重碱烧伤2眼角膜上皮得以愈合。结论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烧伤的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的视力及角膜恢复良好,临床应值得推广实施。
- 梁永强
- 关键词:羊膜移植术眼表视力角膜
- 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简称增视能)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和综合治疗对392例600眼弱视儿童进行随机化分组治疗,增视能组198例300眼给予视觉刺激、视觉精细等不同训练方案;综合治疗组194例300眼采用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最佳矫正视力达0.6的无双眼视的弱视儿童增视能组行多维三级功能训练,综合治疗组行视加弱视治疗仪400型附加的三级视功能训练,观察6个月后双眼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中轻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视能组的中、重度弱视儿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综合疗法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无双眼视觉功能的患儿,经三级视功能训练6个月后,增视能组获得近立体视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是治疗中、重度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 何国伟梁婉红李荣需梁永强钟颖刘晓军刘焕泰邓钜良
- 关键词:增视能儿童弱视双眼视觉
- 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在大龄弱视儿童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简称增视能)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10~14岁)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大龄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和综合治疗对196例300眼(各150眼)大龄儿童弱视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增视能组给予视觉刺激、视觉精细等不同训练方案;综合治疗组采用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1a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无双眼视的患儿增视能组行多维三级功能训练,综合训练组行视加-400型弱视治疗仪附加的三级功能训练,观察6mo后双眼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轻度弱视大龄儿童增视组和综合治疗组治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弱视大龄儿童增视能组的弱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综合疗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没有双眼视觉功能的患儿,三级视功能训练6mo后,增视能组获得近立体视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是治疗中、重度大龄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 李荣需梁婉红何国伟梁永强钟颖
- 关键词:增视能大龄儿童弱视双眼视觉
- 临床两种方法防治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防治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100例(13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全部病例手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涂抗生素眼膏,全身和局部用抗生素,抗生素眼液频繁点眼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强的松片+0.1%双氯芬酸钠眼液+人工泪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预防眼痛、畏光流泪、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等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姜双东蒋瑶祁梁永强李荣需叶志桃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发症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07/2010-07收治的15例15眼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急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15例15眼中,治愈13眼,好转1眼,无效1眼,有效率93%。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可以缩短病程,临床切实可行。
- 李荣需李军政梁永强梁婉红钟颖
- 关键词:急性泪囊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300例共408眼,根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分为增殖前期(PPDR)246眼和增殖期(PDR)两组162眼。对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及视野、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的结果。结果全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组视力提高81眼(32.9%),PDR组视力提高37眼(22.8%),PPDR组视力提高者比率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FFA情况,PPDR组有效率90.7%显著高于PDR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R和PDR两组的黄斑阈值敏感度变化手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中心30°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下降。结论早期进行视网膜光凝术虽对视野有一定损害,但仍可以保持或提高DR患者视功能。
- 钟颖梁永强袁红枝李荣需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
-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在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到我院就诊的10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给予实验组加替沙星治疗,给予对比组左氧氟沙星治疗,随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在细菌性结膜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更能有效清除眼内细菌,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少。
- 叶志桃钟颖梁永强
-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细菌性结膜炎
- 巩膜层间垫入小梁组织式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为防止小梁切除手术后巩膜瓣粘连 ,保证滤过道通畅 ,探讨改良的 (巩膜层间垫入小梁组织 )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应用切除的小梁组织作巩膜层间垫入物行小梁切除术 ,对 31例 31眼原发性青光眼行新手术方法治疗 ,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 31例 31眼进行对照。结果 新手术组较远期的眼压手术控制率为 10 0 % ,功能性滤泡为 96 8% ,均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巩膜层间垫入小梁组织式小梁切除手术 ,优于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 ,且取材容易 ,操作简便 ,不增费用 ,易于实行。
- 邝松基朱宝卿陈妙玲何国伟梁永强钟颖梁婉红
-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手术方式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532nm激光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的疗效。方法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分为增殖前期组和增殖期组。对所有病例分3次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每次治疗间隔一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新生血管未消退或无灌注区残留病例补行激光治疗。结果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月,增殖前期组视力提高55眼(34.2%),增殖期组视力提高25眼(23.4%);两组视力提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前期组有效率(90.7%),增殖期组有效率(78.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12个月,发生玻璃体积血18眼,13眼经药物治疗后吸收,5眼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7例。并发或加重白内障52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行激光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损害。
- 袁红枝刘波梁永强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视力
-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与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无后囊无晶体眼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无后囊膜无晶状体眼105例(110眼),55眼行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5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TOP)、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虹膜固定组BCVA为(0.50±0.26),32眼VA高于术前BCVA,23眼BCVA≥0.5,裸眼视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术组。结论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可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 梁永强姜双东周丽萍
- 关键词:后房型人工晶体无晶状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