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非遗传学预后因素及化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非遗传学预后因素,对化疗方案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首诊初治老年(年龄≥60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A方案(柔红霉素45~60mg/m^2,静脉滴注,1次/d,d1~d3+阿糖胞苷100mg/m^2,静脉滴注,1次/d,d1~d7)组患者28例,CAG方案(阿克拉霉素20mg/m^2,静脉滴注,1次/d,d1~d4+阿糖胞苷10mg/m^2,肌肉注射,1次/12h,d1~d1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m^2,皮下注射,1次/d,d1~d14)组为43例,姑息治疗组为32例。比较化疗方案的疗效,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化疗组(DA方案组+CAG方案组)与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7个月比2.3个月(Х^2=29.06,P〈0.01);CAG方案组早期病死率与明显低于DA方案组(0.0%比14.3%,Х^2=6.51,P=0.021);两组完全缓解(CR)率为44.2%比54.2%(Х^2=0.03,P=0.853),总有效率为67.4%比67.9%(Х^2=1.04,P=0.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37.2%比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3,P=0.720)。经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00×10^9/L、美国东部肿瘤协助组(ECOG)344分及治疗后未完全缓解,是老年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00×10^9/L、ECOG3~4分及治疗后未完全缓解等非遗传学因素是影响老年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AG方案是部分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化疗患者的较好选择,低强度多疗程巩固化疗能延长生存期。
- 张国香张海燕申徐良魏明霞梁莉郭睿鹏翟春燕王海丽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15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性白细胞单采的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对于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 ,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单采 ,然后给予常规化疗 ,观察其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完全缓解率及单采术的并发症 ,并与同期 19例未行单采术仅用化疗的该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单采术是安全的 。
- 张国香魏武申徐良韩玉梅张梅香杨建斌梁莉
- 关键词: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并发症
- 微移植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11例临床报告
- 目的:观察微移植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11例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微移植,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复发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次复发1例、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
- 中徐良张梅香郭睿鹏梁莉张国香魏武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CHOP方案联合吉赛欣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 2004年
- 申徐良魏武张国香杨建斌张梅香梁莉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吉赛欣化学治疗临床疗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9例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恶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例恶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卡泊芬净首次剂量70mgd-1,维持剂量50mg.d-1,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时间...
- 梁莉魏武申徐良张梅香张国香
- 关键词:卡泊芬净侵袭性真菌感染
- 文献传递
-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疗效观察
- 2001年
- 梁莉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疗效
-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 本文研究目的: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明确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2...
- 梁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真菌感染病原学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研究了67例住院AL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感染部位及感染诱因。结果显示:在AL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63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为口腔、下呼吸道、胃肠道、血液及泌尿道;易感因素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有关。结论:①AL患者真菌感染菌谱分布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②侵袭性真菌感染所累及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③使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④使用抗生素和中性粒细胞缺乏两者对于同一真菌感染患者来说存在交互作用,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使用抗生素之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与中性粒细胞缺乏之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
- 梁莉苏丽萍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
- 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64例ITP患者中男29例,女35例,中位年龄32(18-71)岁。64例患者作为治疗随机分为2组:A 组(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静脉点滴或口服,14 d 重复,共4次;B组(地塞米松加达那唑组,32例),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同上,同时持续服用达那唑0.2 g,2次/d。对照组(C 组)为历史对照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30(18-70)岁,泼尼松1 mg/(kg·d)口服,血小板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服用4周无效者停用。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周,出血症状明显改善,A组和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周,A组和B组患者有效者中血小板多数下降,C组持续服用强的松,有效者中血小板继续升高;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B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A组较B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强的松减量后出现了较高的复发率;A 组和 B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良好,C 组副作用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加达那唑治疗ITP,早期缓解率高,持续完全缓解率高,耐受性好。
- 张国香魏武申徐良张梅香杨建斌魏明霞梁莉郭睿鹏翟春燕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糖皮质激素
-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PA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恶性血液病合并IPA感染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采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疗效标准,评价卡泊芬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卡泊芬净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结论:卡泊芬净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梁莉申徐良张梅香张国香魏武
- 关键词:卡泊芬净恶性血液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