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波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德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肾微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附1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穿刺造瘘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经该通道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结果:12例采用PCNL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例Ⅰ期取石,1例Ⅱ期取石,输尿管结石取尽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靠。
- 代庆德谭锐段小波
- 关键词:输尿管镜经皮肾穿刺术
- 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20例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通过造瘘通道,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手术全部成功,Ⅰ期取石12例,Ⅱ期取石8例,结石取尽率8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
- 赵鲁平代庆德谭锐郑红荣久富田义华罗其毅段小波
- 关键词:输尿管镜经皮肾取石复杂肾结石
-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性,21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包块20余天”于2008年7月24日人院。无尿频、尿急、血尿、腰痛等。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CT示右肾中上部可见直径约5cm圆形肿块,与肾实质密度相近(图1),增强后可见病灶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图2)。入院诊断:右肾肿瘤。于2008年7月28日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未见肾门及下腔静脉旁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检查:右肾上极外侧可见一约6cm×5cm×5cm大小肿物,未突出。肾包膜,未侵及肾盂,似有包膜,剖面呈鱼肉状,质硬,其内未见坏死灶;镜下见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为纤维母细胞,
- 尤平洪谭锐代庆德段小波
- 关键词: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右肾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细胞构成纤维母细胞
- IL-2、IFN-γ、TNF-α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66例纳入本次研究,为膀胱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6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记为膀胱炎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5例记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不同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分析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类型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4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Tis^T1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Tis^T1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与其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TNF-α与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2、IFN-γ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而TNF-α表达明显上升,且患者的上述三种指标与其临床分期有关,但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 尤平洪李令勋段小波朱延杰赵文武谢顺明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