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红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东濮凹陷
  • 6篇油气
  • 6篇凹陷
  • 4篇油气勘探
  • 4篇勘探
  • 2篇地质
  • 2篇油气资源
  • 2篇能源
  • 2篇能源结构
  • 2篇下第三系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模式
  • 1篇低丰度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震识别
  • 1篇地质界线
  • 1篇压实
  • 1篇岩盖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篇段红梅
  • 6篇高平
  • 3篇王兴武
  • 2篇孙青
  • 2篇常俊合
  • 2篇何亚伟
  • 1篇王又杰
  • 1篇夏宝华
  • 1篇李新军
  • 1篇吕红玉
  • 1篇蒋云静
  • 1篇何亚伟
  • 1篇何显莉
  • 1篇张孝义
  • 1篇王运所
  • 1篇姚合法
  • 1篇彭君
  • 1篇张爱武
  • 1篇张建军
  • 1篇高永涛

传媒

  • 3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的油气勘探被引量:3
2004年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由于烃源岩品位低、构造复杂、储盖组合条件差等原因 ,油气分布具有近源的构造翼部富集、断块控油、油气藏小而分散、圈闭充满度低等特点 ,与北部高含油丰度区有很大差别。针对这一特征 ,东濮凹陷黄河南低含油丰度区的进一步勘探应在精细勘探目标解释的基础上 ,以断块群为评价对象、以定向井为手段、走滚动勘探开发的道路。
彭君何显莉孙青段红梅蒋云静
关键词:东濮凹陷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文留潜山构造文古2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油源对比是追溯新的油层和指导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文古 2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方法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综合分析了原油与潜在源岩的关系。研究表明 ,文古 2井原油具有族组成中烃类组分含量高 ,极性组分含量低 ,组分和全烃碳同位素轻 ,主峰碳为nC17,呈前峰型单峰分布 ,伽马蜡烷和奥利烷生物标志物化合物含量丰富的特征。油源对比结果显示 ,文古 2井潜山油藏属“新生古储”型 ,油源岩以下第三系泥岩为主。主要表现在文古 2井原油和下第三系湖相暗色泥岩碳同位素值及曲线分布趋势非常相近 ,均含有高的伽马蜡烷和奥利烷化合物 ;煤系源岩抽提物和模拟油碳同位素重 ,伽马蜡烷含量低 ,无奥利烷 ,与文古 2井原油差异显著。
常俊合李新军吕红玉王又杰孙青段红梅
关键词:地球化学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下第三系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北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被引量:4
2008年
东濮凹陷中浅层的勘探开发程度已相当高,向深层拓展勘探领域成为必然。从烃源岩、储盖层及圈闭等方面分析东濮凹陷特殊的地质条件,研究其北部地区深层油气从沙三段到现今的成藏机理和运移聚集过程,总结文留地垒带和卫城—濮城构造深层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下一步勘探思路。
段红梅高平王兴武高永涛马春艳
关键词:运聚成藏模式东濮凹陷
油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2003年
段红梅高平何亚伟
关键词: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油气勘探能源结构能源消费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构造类型及地震识别被引量:10
2003年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沙河街组第三段发育三套深湖相盐岩韵律层 ,后期因埋深和构造力作用导致盐岩流动和变形 ,进而形成许多与盐有关的构造或岩性圈闭。由于盐岩总是和深湖相泥岩共生或伴生 ,故盐岩发育区是烃源岩发育区 ,同时也是盐构造和盐圈闭发育区。由于该区具备生、储、盖、圈、保的优越条件 ,所以该区一直是人们的重点研究目标。文中介绍了该区各种与盐变形有关的构造和圈闭类型以及盐的地震反射特征和识别方法 ,并讨论了盐及盐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何亚伟姚合法段红梅常俊合刘亚州12
关键词:地震识别油气勘探
应用压实曲线法评价东濮凹陷泥岩盖层封闭能力被引量:3
2007年
东濮凹陷的一大特点是其北部纵向上发育4套盐岩,它们构成油气富集的优良盖层。东濮凹陷天然气藏在无盐岩沉积区埋藏深度在3000m以下,并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下,与泥岩封闭性能随深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泥岩经压实固结成岩后,其孔隙度变小,从开始具有封闭能力,到封闭能力逐渐变好。而泥岩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泥岩声波时差值与其封闭性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这是利用泥岩压实曲线定性评价盖层封闭能力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东濮凹陷纯泥岩岩样排替压力测试数据与相邻井声波时差值的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同时选择不同地区的钻井编制泥岩压实曲线,根据泥岩压实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泥岩时差、排替压力演化特征,建立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的分类标准,计算东濮凹陷泥岩的封气门限深度在1500~1900m左右。实践证明其方法简单、快速,适合于勘探程度较高的油气区。
高平段红梅王兴武夏宝华
关键词:泥岩盖层
油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油气勘探形势及各国能源结构特点,然后介绍了我国油气勘探形势及资源状况,最后论述了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段红梅高平何亚伟
关键词: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油气勘探能源结构
文献传递
东濮凹陷沙三段与沙四段界线划分被引量:3
2006年
在广泛调研渤海湾各油气区沙三段与沙四段划分对比及微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应用东濮凹陷内大量的钻井与古生物资料,着重分析了本区古生物组合在纵向上的分布特点,与渤海湾油气区已建立的标准地层剖面进行对比,结合东濮凹陷沉积、构造的演化,系统阐述了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限划分,提出了地质依据比较充分、合理的划分方案。
高平段红梅何峰
关键词:沙三段沙四段地质界线
东濮凹陷北部浅水成盐与油气分布初探被引量:16
2002年
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沉积盆地 ,油气的分布与盐膏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沙三3亚段出现的红色地层 (浅水标志 )和该凹陷的蒸发岩的沉积序列特征表明 ,东濮凹陷的盐岩为海侵的浅水蒸发盐。在湖盆的沉积过程中存在 3种体系域 ,即低水位体系域 ,湖盆收缩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不同的体系域形成不同的沉积体系 ,从而形成不同的生、储、盖组合。
张孝义王运所段红梅张爱武
关键词:东濮凹陷油气分布海侵生储盖组合油气地质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二次生烃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东濮凹陷上第三纪以来的沉积厚度超过东营末剥蚀厚度,决定了下第三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在垂向上分为明显的两段。下段地层在东营沉积末达到最大古地温,晚第三纪以来的深埋作用未曾改变其热演化程度;上段地层由于晚第三纪以来的沉积过补偿的深埋作用,对其在东营末期所达到的热演化程度进行了改造,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达到最大古地温,开始二次生烃。由于早、晚第三纪古地温梯度差别不大,因此,过补偿厚度对下第三系烃源岩的地温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着晚第三纪末古地温的补偿程度。下第三系烃源岩早第三系热演化程度的高低又影响了其二次生烃潜力。
段红梅高平王兴武张建军
关键词: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二次生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