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团芳 作品数:81 被引量:40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0例中耳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 被引量:2 2003年 殷团芳 谢鼎华 任基浩 卢永德 陈忠关键词:结核 中耳 病理状态 PTEN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 2009年 目的:检测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PTEN)蛋白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存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与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核。PTE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6.7%,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93.3%(P<0.01)。结论:PTE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胆脂瘤上皮中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刘伟 殷团芳 李莉华 任基浩关键词:胆脂瘤 中耳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迷路切除术 被引量:1 1995年 激光技术是一门跨世纪的前沿学科,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综述激光照射内耳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不同部位后所产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对前庭和听觉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一种迷路切除术式治疗眩晕疾病的可行性。 殷团芳关键词:眩晕 切除术 激光 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中耳胆脂瘤(胆脂瘤型中耳炎)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50耳)和对照组50例(50耳),择期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伴或不伴鼓室成形术),观察组术中应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结合自体骨粉乳突术腔填充术,对照组乳突术腔完全轮廓化后未行任何组织覆盖或填充.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术腔愈合情况及上皮化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59.5±13.4)d]明显短于对照组[(78.3±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部乳突术腔获干耳,两组病例未出现外耳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中应用耳上耳后双U形带蒂肌骨膜瓣及骨粉填充乳突术腔,具有上皮化时间短,干耳快,减少术后复发和有益于术后恢复等优点. 杨睿 康文艺 樊迎春 任基浩 殷团芳 陈少华 郭秀菊关键词:外科皮瓣 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与疗效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对四种不同类型听力曲线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耳闷胀感症状,分为伴耳闷耳胀组和不伴耳闷耳胀组,随访4周,对各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l024例,其中伴有耳闷胀感者565例(55.18%)。低中频下降型205例,伴耳闷耳胀者122例(59.51%);高中频下降型141例,伴耳闷耳胀者74例(52.48%);平坦型402例,伴耳闷耳胀者229例(56.97%);全聋型276例,伴耳闷耳胀者140例(50.72%)。耳闷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100%,平坦型次之,为96.48%,全聋型为92.47%,中高频下降型为90.70%。伴耳闷胀感突聋患者听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93.44%;平坦型次之,为84.28%;全聋型为75.71%;中高频下降型为70.27%。有耳闷胀感的各型突聋患者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无耳闷耳胀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各型突聋患者耳闷症状的缓解与听力恢复情况基本上是平行的,伴有耳闷者的听力恢复效果可能会略好于不伴耳闷者,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晓丽 刘伟 谢淑敏 任红苗 殷团芳 任基浩 张劲 唐亮 郭小平 陈娟 杨丽 尤乐都斯·克尤木 谭元元 阿不都如苏力·阿不都拉 顾兴智 艾力根关键词:听觉丧失 测听法 纯音 中耳乳突术后并发颞叶脓肿一例 2010年 患者男,26岁,因右中耳乳突术后流脓3个月,右颞叶脓肿切除术后17d,于2009年3月20日以"右中耳乳突术后引流不畅"收入院。患者诉10余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双耳流脓,多为黄色脓性物,有臭味,伴听力下降,正常交流有困难,无耳鸣、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2008年12月2日在当地医院经CT颞骨扫描, 王耀文 任基浩 殷团芳 杜芬关键词:中耳乳突术后 术后并发 脓肿 颞叶 引流不畅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 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为研究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方法与结果:分析因突聋或头晕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5例,其中1例致死。1例病人首次应用就出现过敏性休克,4例病人在第2~5天发生。并对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的原因、特点及预防等进行了探讨。结论:临床医师应慎重使用。 殷团芳 卢永德 石静波 陈忠关键词:过敏性休克 药理学 药物不良反应 中耳胆脂瘤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表达及其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存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正常外耳道皮肤中PTEN表达。结果 PTEN主要表达于胆脂瘤和外耳道皮肤组织的上皮细胞核中,且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P<0.01)。结论 PTEN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胆脂瘤的发生过程。胆脂瘤上皮中PTEN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机制。 殷团芳 刘伟 李莉华 杜芬 任基浩 谢鼎华 卢永德关键词:中耳 胆脂瘤 肿瘤抑制基因 PTEN 抗凋亡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靶向治疗展望 被引量:3 2013年 自从德国生理学家Mtiller于1838年首次提出“胆脂瘤”概念以来,人们对胆脂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皮细胞过度增殖、骨质破坏吸收和胆脂瘤上皮细胞凋亡三个方面,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刘伟 刘伟 任基浩 殷团芳 谢鼎华关键词:中耳胆脂瘤 药物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抗凋亡 细胞过度增殖 希刻劳混悬颗粒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观察希刻劳混悬颗粒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希刻劳混悬颗粒剂20mg/(kg·d),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31例给予罗红霉素20mg/(kg·d),每天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都服用沐舒坦和阿赛松0.2mg/(kg·d),tid,并滴用鼻腔收缩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8.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6.4%(P<0.05)。结论:希刻劳混悬颗粒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殷团芳 唐青来 谢鼎华 卢永德关键词: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