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红卫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1年
- 从细胞学角度探讨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机理 ,阐述了体细胞脱分化的过程和随后进行的第一次细胞分裂方式 ,以及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的规律和研究进展 .
- 赵博生毕红卫刘涛
- 关键词:体细胞无性系植物细胞分裂
- 高Zn^(2+)对蒜根的毒害及Ca^(2+)的解毒效应被引量:3
- 2000年
- 用不同浓度 (100~ 400mg/L)的 Zn(NO3)2和 Zn(NO3)2+ Ca(NO3)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高 Zn2+对蒜根有毒害作用 ,随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 ,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 ,而核异常细胞比率先升 (100~ 300mg/L)后降 (400mg/L).在 Zn2+中加入 Ca2+ ,能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降低核异常细胞比率 ,变化总趋势与单 Zn2+类似 ,但核异常细胞比率一直上升 .此结果表明适量的 Ca2+对 Zn2+的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 赵凤云王志国毕红卫王元秀
- 关键词:毒害解毒效应有丝分裂植物抗逆性
- 重金属对植物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1999年
-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植物细胞有着不同的影响 ,但重金属不论作用的浓度水平如何 ,对植物细胞都是有害的 ,只不过植物细胞对重金属的反应是一个过程中两种作用的复合效应
- 赵博生毕红卫
- 关键词:重金属植物细胞毒害作用
- 卡龙游仆虫分类地位的研究
- 2000年
-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E .charon的形态结构、形态变异性及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 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5、4根 ,背触毛 12列 ,相邻两背触毛之间有两排银线网格 ,大核倒C形 ,小核球形 随机抽取 10 0个E .charon ,对其长、宽、棘毛数、背触毛列进行统计 ,做出直方图进行分析 ,并与E .patella做详细比较 作者认为E .
- 毕红卫
- 关键词:腹毛目
-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00年
- 本文从化感作用的普遍性、化感作用物产生的部位、释放方式、化感作用物的种类。
- 赵凤云毕红卫王元秀
- 关键词:植物生化他感作用
- 卡龙游仆虫Euplotes charon的形态和形态发生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E .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育分化及核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5、4根 ,背触毛 12列 ,大核倒“C”形 ,小核球形。E .charon在无性分裂过程中 ,皮层的纤毛器官多由相应原基发育而成 (前仔虫的口围带、口侧膜由老口改组后承继下来 )。核器演化的详细过程类似于其他游仆虫。随机抽取 10 0个E .charon ,对其长、宽、棘毛数、背触毛列进行统计 ,做出直方图进行分析 ,并与E .Patella进行了详细比较。作者认为E .
- 毕红卫庞延斌
- 关键词:腹毛目
- 卡龙游仆虫(Euplotes charon)无性分裂期间皮层结构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 E.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 .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 5、 4根,背触毛 12列,大核倒“ C”形,小核球形 .E. charon在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纤毛器官多由相应原基发育而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口侧膜由老口改组后承继下来) .
- 毕红卫庞延斌
- 关键词:腹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