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海若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生物地球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溶解无机碳
  • 1篇山区河流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湿热
  • 1篇碳稳定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泥沙
  • 1篇主要离子
  • 1篇筑坝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无机碳
  • 1篇流域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地质过...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5篇毛海若
  • 4篇高全洲
  • 4篇陶贞
  • 3篇林培松
  • 3篇张胜华
  • 3篇解晨骥
  • 2篇阮小兵
  • 1篇唐文魁
  • 1篇贾新平
  • 1篇李恕宏
  • 1篇焦树林
  • 1篇姜光辉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湿热山地丘陵流域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估算
高全洲陶贞张胜华解晨骥林培松阮小兵毛海若
桂江主要离子及溶解无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被引量:33
2014年
河流水体的化学组成记录了流域内各种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信息.对西江一级支流桂江化学径流的分析结果表明,桂江水体的离子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的控制,CO2是这一过程的主要侵蚀介质;H2SO4对碳酸盐岩的风化影响桂江河水的化学组成.大气沉降、人类活动、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对桂江水体贡献的溶解物质分别占总溶解物质的2.7%、6.3%、72.8%和18.2%.河流溶解无机碳(DIC)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揭示桂江河水中的DIC明显被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对桂江颗粒有机碳(POC)的贡献达22.3%~30.9%,这表明岩石风化来源的DIC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并在迁移过程中部分沉积水体底部,进而形成埋藏有机碳.
唐文魁陶贞高全洲毛海若姜光辉焦树林郑雄波张乾柱马赞文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颗粒有机碳碳稳定同位素
对黄河泥沙的新认识被引量:1
2012年
分析了黄河泥沙的危害性和对黄河泥沙淤积河道、淤积水库、淤海造陆的一般认识,讨论了黄河泥沙的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目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黄河泥沙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良土壤、用于放淤固堤、淤筑村台、烧砖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要对开采黄河泥沙作好规划并加以指导,按照社会需求情况和河道治理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采,分选出硅酸盐类原料、铁矿沙等矿物原料以及粗细不同粒径的泥沙。
毛海若贾新平
关键词:防洪河道治理资源化利用泥沙黄河
筑坝对山区河流碳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流域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及干流筑坝等是影响河流碳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干流下游筑坝的华南山地丘陵区河流增江的碳循环过程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山地丘陵为主的流域地貌特征提高了增江河流碳的输出通量;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缺乏碳酸盐岩的流域地质背景使得溶解有机碳(DOC)构成增江河流碳的主要成分;光化学分解可以解释在秋季较强紫外线辐射下河水较低的DOC含量。受大坝影响河段水流速度的变缓为水生生物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使得颗粒有机碳(POC)中来源于水生生物量的贡献率上升、有机物的C/N比降低。流速变缓的河道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CO2分压低于大气中的CO2分压。增江流域DOC和POC的输出通量分别为25.08×10^5g/kiM^2·a和11.58×10^5g/km^2a。本文为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碳循环过程及通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高全洲陶贞张胜华解晨骥林培松毛海若
关键词:筑坝山区河流有机碳
湿热山地丘陵流域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估算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地表化学径流组成的分析,应用化学物质平衡法和扣除法对增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产生的大气CO2吸收通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在碳酸盐岩地层不纯且分布面积较少的增江流域,径流溶解质主要由HCO3-,Ca2+,Na+和溶解性Si组成;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过程是增江河流溶解质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过程的贡献.大气CO2是增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的主要侵蚀介质.增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大气CO2的吸收通量是(3.50~3.81)×105molkm-2a-1,仅比热带-亚热带玄武岩和碳酸盐岩流域低,高于温带-寒温带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对CO2的吸收通量.受湿润季风环流影响的北半球中低纬度带地表化学风化过程构成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碳汇.
陶贞高全洲王振刚张胜华解晨骥林培松阮小兵李恕宏毛海若
关键词:化学风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