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幸福
- 作品数:24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及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促醒、预防癫痫、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与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应尽早进行。
- 江幸福李欢松洪伟程立仁陈楠丁东陈颖项高波
- 关键词:高压氧针灸颅脑损伤昏迷
- 小骨窗切除椎管内肿瘤体会
- 2007年
- 江幸福李欢松陈楠程立仁丁东项高波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手术疗法小骨窗
-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进展被引量:20
- 2012年
-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病逐年升高,并趋向年青化。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据报道我国每年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在50~80/10万,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病残率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很快,内科保守治疗有降压、脱水、防治并发症,钙离子拮抗剂、胰岛素运用等;外科治疗予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微创手术;早期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如活血化瘀药、针灸推拿和高压氧疗等。本文对HICH的内、外科及康复期治疗作一系统回顾,总结如下。
- 项高波江幸福李欢松程立仁
-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出血
- 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对重型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对重型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拔管成功率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影响。方法将重型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为观察组,3组均行基础治疗。A组行间接吞咽训练,B组行针刺治疗,C组采用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治疗。3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休息1 d,共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拔除气管套管的成功率、吞咽功能痊愈率和总改善率及GCS评分变化。结果(1)疗程结束后,C组的拔管成功率为64.29%(18/28)明显高于A组的32.14%(9/28)和B组的34.48%(10/29)(P<0.05);(2)疗程结束后,3组GCS评分均较前升高,其中C组评分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后,C组的痊愈率和总改善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且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能改善吞咽功能及促进意识恢复,能显著提高重型脑损害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率,优于间接吞咽训练及针刺治疗。
- 李落意胡梦露江幸福王萍阮薇洪伟汪学鹏李飞杨骏
- 关键词:重症脑损伤气管切开针刺
- 归脾汤加减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症34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颅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服用氟西汀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4周,治疗前后按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1.8%,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
- 洪伟江幸福李欢松
- 关键词:颅脑外伤归脾汤抑郁症
- 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37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程立仁陈楠李欢松江幸福鲍风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 颅脑外伤精神障碍综合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4例颅脑外伤后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单纯西药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外伤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
- 鲍风项高波程立仁江幸福李欢松丁东陈楠成金民
- 关键词: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 比阿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感染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国产比阿培南在神经外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全国8家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肺部、泌尿系、血流感染或上述混合型感染的病例共计560例。经比阿培南治疗均>3d。分析并比较治疗前、经治疗3d及治疗结束后3d患者体温、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严重程度、采取的措施及转归。结果 560例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达91.07%,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特别是针对颅内感染患者,治疗前发热率为78.93%,治疗结束后发热率降至10.41%,而且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明显,脑膜刺激征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在神经外科感染患者中应用比阿培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特别是针对颅内感染患者疗效更为显著。且比阿培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确的疗效及较低的不良反应说明其临床应用价值高,安全可靠。
- 孟庆明林瑞生杨庆哲姜晓峰张剑宁江幸福林元相郭二坤于如同
- 关键词:比阿培南临床疗效安全性
- 无创颅内压监测甘露醇降颅内压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NIP—200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内高压患者颅内压水平,探讨降颅内压效果与甘露醇用量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颅高压患者,应用NIP—200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每日颅内压,计算最高颅内压与最低颅内压的差值(降颅内压效果),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降颅内压效果与性别,年龄,入院时心率,引起颅高压原因(颅脑损伤、脑出血),以及降至最低颅内压时20%甘露醇总用量的关系。结果:48例患者最低颅内压平均值为(214.08±22.70)mm H2O,患者的颅内压水平从入院至最低值时甘露醇总用量的平均值为(4588.54±1664.31)m L。降颅内压效果与性别、心率和引起颅高压原因无显著性(P>0.05),与年龄、甘露醇用量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露醇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但用到一定的剂量后,便不再有降颅压作用。患者年龄越小,降颅压效果越好。
- 项高波马灿鲍风江幸福李欢松程立仁陈楠丁东
- 关键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高压甘露醇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外伤性稳定型硬膜下积液16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外伤性稳定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老年外伤性稳定型硬膜下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治疗。治疗相同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脑积液消失时间。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积液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对老年稳定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加快脑积液的消失时间。
- 程立仁项高波江幸福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