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国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混合株行循环提纯法被引量:1
- 1995年
- 在对协青早A、B提纯的基础上,经过几轮循环实践,提出用成对杂交,株行比较鉴定,混合株行生产原种,简称“混合株行循环提纯法”。简明叙述该方法的要点和特点。
- 孙志龙王世发周业祥王恩刚汪新国王安东朱国邦
-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
- 杂交中粳80优121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 2000年
- 阐述了优质杂交中粳 80优 1 2 1亲本的特征特性 ,总结了合理安排播期。
- 汪新国朱国邦张传路吴全玉盛明传高林华
- 关键词:杂交中粳制种技术
- 杂交水稻制种激素应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汕优 63制种母本穗期混喷花信灵+“九二 0”或花调灵十“九二 0”比单喷“九二 0”花时提早,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提高,寿命延长;异交结实率和千粒重也有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尤以花信灵+“九二 0”的综合效应更好。
- 陈多璞丁超尘孙宗法汪新国王安东朱国邦
-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珍汕97A激素
- 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绿色发展"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绿色农...
- 汪新国
- 关键词: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理念布局规划
- 籼稻白叶枯病中间抗源抗性的转育效应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用中籼稻南京11号、78—3035和83—3040作受体,分别与DZ_(78)和DV_(86)衍生的11个中间抗源进行杂交的杂种后代的转育效应。结果表明:中间抗源抗性的转育效应依抗性供体和抗性受体不同而异;不同遗传背景对其抗性转育效应的作用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不同抗源衍生物的中间抗源和同一衍生系统中不同抗源间,其抗性转育效应明显不同。配合力分析表明,84—259、84—260、84—261和84—264是预期良好的抗性供体。
- 汪新国
- 关键词:灿稻白叶枯病抗性转育
- 发展安徽省优质食用稻米生产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00年
- 安徽省发展优质米生产势在必行 ,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 朱国邦汪新国
- 关键词:优质稻米
- 免耕抛秧技术在安徽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与发展
- 介绍了安徽省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现状、推广措施及示范效益,同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广免耕抛秧技术的对策建议。
- 孔令娟汪新国杨惠成
- 关键词:免耕抛秧水稻生产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稻米品质现状与发展技术策略
- 本文对照优质米国家标准,分析了安徽省稻米的品质现状,认为安徽省水稻生产以中籼,特别是杂交中籼为主,近年稻米品质虽有改善,但总体上看,稻米品质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进一步优化品种及布局,重点是压粕扩粳,同时大力示范推广保优栽培...
- 孔令娟汪新国杨惠成
- 关键词:优质稻米食用品质清洁生产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稻米品质现状与发展技术策略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对照优质米国家标准,分析了安徽省稻米的品质现状,认为安徽省水稻生产以中籼,特别是杂交中籼为主,近年稻米品质虽有改善,但总体上看,稻米品质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进一步优化品种及布局,重点是压籼扩粳,同时大力示范推广保优栽培和清洁生产。并阐述了在栽培上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播栽期、健身栽培、肥水运筹、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保持优质稻的优质特性,提出了安徽发展优质稻米技术途径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孔令娟汪新国杨惠成
- 关键词:稻米品质高产栽培清洁生产
- 安徽省菜油两用油菜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探讨了菜油两用油菜适宜的品种、摘苔次数与摘苔量、摘苔后产量结构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干菜苔加工方法以及菜油两用油菜的生产效益,系统分析了安徽菜油两用油菜的生产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菜油两用油菜的对策。
- 汪新国刘磊冯骏
- 关键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