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后海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磷
  • 1篇地被植物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动态
  • 1篇养分含量
  • 1篇甜槠
  • 1篇甜槠林
  • 1篇林隙
  • 1篇灌木

机构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马鞍山市园林...

作者

  • 3篇沈后海
  • 2篇吴泽民
  • 1篇江国华
  • 1篇宋学德
  • 1篇许克福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鞍山不同栽植类型下6种地被植物养分含量的动态研究
选取生长状况良好、3年生3种灌木八角金盘、杜鹃和金边黄杨和3种多年生草本吉祥草、白三叶和鸢尾等作为试验对象,根据栽植类型不同,设置林缘八角金盘、林内八角金盘、空旷杜鹃、林缘杜鹃、林内杜鹃、空旷金边黄杨、林缘金边、林缘吉祥...
沈后海
关键词:养分含量地被植物
文献传递
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林林隙形成及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样线调查法研究安徽查湾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林隙的形成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形成的林隙形状近于椭圆形,其长短轴比率约为1.60,与林隙大小无关;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分别占整个林分面积的27.64%和7.58%,每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567%·a^-1和0.155%·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645 a;林扩展林隙的面积以〈200 m^2的居多,以100-2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最大;冠空隙的面积以〈100 m^2的居多,以50-1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5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风倒是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与风倒有关而形成的林隙占94.44%;林隙形成木为1-4株,平均每个林隙拥有形成木2.67株。
江国华吴泽民沈后海张磊
关键词:甜槠林林隙
不同栽植类型下3种灌木氮磷养分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2010年
选取生长状况良好、3年生的3种灌木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和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进行氮磷养分动态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中氮养分浓度变动在9.83-29.07 mg·g^-1之间,而磷养分浓度变动在0.71-3.30 mg·g^-1之间;茎干中的氮养分浓度为4.96-12.51 mg·g^-1,而磷养分浓度为0.40-2.14 mg·g^-1;根中氮养分浓度变动在2.55-17.09 mg·g^-1之间,而磷养分浓度变动在0.29-2.62 mg·g^-1之间。(2)不同栽植类型下灌木N与P养分浓度相关性不同:林缘〉空旷〉林内。(3)在不同栽植类型下各器官间N、P养分浓度相关性不同,栽植于空旷和林内条件下灌木各器官间的磷相关性比林缘条件下的灌木各器官间的磷相关性高。
沈后海吴泽民许克福宋学德
关键词:灌木养分动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