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典型微小肝癌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陈庆丰马爱英沈杰王海洁
- 关键词:病理学检查预后
- 微波凝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27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PMC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HCC)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对27例未经任何治疗、由肝活检病理证实的IHCC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PMCT,再联合TACE,根据治疗后肿瘤的坏死和复发情况,决定是否重复PMCT或TACE。结果:治疗后CA199转阴率44.4%,肿瘤平均缩小率51.4%,肿瘤完全坏死率56.7%,中位生存期18个月,1年生存率66.7%,2年生存率22.9%。结论:PMCT联合TACE治疗IH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沈杰马爱英夏景林王亚进刘秋如
-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微波凝固肝动脉化疗栓塞
- 儿童原发性恶性肝肿瘤临床、病理与影像特征(上)被引量:1
- 2012年
- 儿童恶性原发肝肿瘤包括儿科年龄组所特有病变和成人更常见的其他病变。评估有恶性原发肝肿瘤的儿童,主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实验室发现以及特异性影像特点。在大多数小儿科常见的原发恶性肝肿瘤中没有肝病史及小于5岁的患儿,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几乎是独占性的。肝母细胞瘤可合并有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升高,多半呈实质性。肝细胞肝癌是大龄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肝肿瘤,
- 王金淳沈杰李刚强沈宏亮
- 关键词:恶性肝肿瘤原发性恶性大龄儿童影像特征病理血清甲胎蛋白
- 经皮微波凝固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凝固(PMCT)为主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共96个目标病灶,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和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1个月后再进行全身静脉化疗。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受益率(CR+PR+SD)为88.6%,血清肿瘤指标转阴率为75.9%(22/29),中位生存期为24.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51.4%。结论以PMCT为主联合TACE、PEI和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
- 沈杰马爱英刘秋如丁威王亚进
- 关键词:肝转移癌微波凝固化学栓塞无水酒精
- 肝脏伴其他脏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4例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陈庆丰马爱英沈杰王海洁
- 关键词:肝脏脏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
- TACE和微波凝固术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大肝癌25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皮微波凝同术(PMCT)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符合HCC诊断标准、直径5~ 12cm不可切除的HCC患者77例,分为A、B、C3组.A组(26例)只行TACE,B组(26例)采用TACE联合PMCT,C组(25例)在B组方案上联合YH-16静脉滴注.观察比较3种疗法对患者体力状况、肿瘤指标、近期疗效、累计生存率的影响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以治疗后最佳疗效作为最终评价结果(mRECIST标准).结果 ①治疗后A、B、C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9%、53.9%、56.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0.0%、76.9%、92.0%,B组、C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7.5、12.0和15.0个月,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3.0、20.5和21个月,B组、C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4%、88.5%、92.0%和19.2%、42.3%、44.0%,B组、C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体力状况改善C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A组(P<0.05);A、B和C组AFP下降50%的比率分别为38.9%、61.1%、70.6%,肝外转移灶比率分别为57.7%、61.5%和44.0%.③各组均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介入法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联合YH-16治疗大肝癌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望减少肝外转移概率.
- 沈杰于学涛范晓强林勍王云飞冯华邓小龙彭龙兰红艳沈潇
- 关键词:微波凝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 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1例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王亚进马爱英沈杰
- 关键词:误诊
- 法舒地尔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解除肝癌介入化疗栓塞过程中血管痉挛的方法。方法肝癌栓塞化疗过程中,痉挛血管近侧局部经导管推注法舒地尔2.5 mg,然后行DSA造影确定血管扩张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次血管痉挛给予法舒地尔后全部解除,顺利完成超选择插管并给予足量超液化碘油充填,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结论导管内推注法舒地尔可有效解除肝动脉分支痉挛,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范晓强沈杰张雪娜刘秋如马爱英
- 关键词: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血管痉挛法舒地尔
- 经皮微波凝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少血供型肝癌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PMC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疗效。方法:62例经组织学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少血供型的肝细胞肝癌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5例、转移性肝癌28例,共113个目标病灶。分为两个治疗组:(1)联合组32例,先行TACE,再行超声引下PMCT,根据治疗后肿瘤的坏死和复发情况,决定是否重复PMCT或TACE;(2)对照组30例,仅行TACE。结果:经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受益率分别为90.6%和53.3%,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90.6%、59.4%和40%、3.3%,血清肿瘤指标转阴率分别为76.7%和17.9%,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PMCT联合TACE治疗少血供型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 沈杰马爱英王海洁王亚进刘秋如
- 关键词:微波凝固肝动脉化疗栓塞
- 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
- 2005年
- 陈庆丰马爱英沈杰刘秋如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介入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救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