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益人

作品数:10 被引量:104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城市
  • 4篇建筑
  • 3篇城市设计
  • 2篇居住
  • 2篇居住环境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地下公共空间
  • 1篇信息化
  • 1篇意象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人类学
  • 1篇社会信息
  • 1篇社会信息化
  • 1篇设计环境
  • 1篇住宅
  • 1篇总体城市设计
  • 1篇文化人类学
  • 1篇现象学
  • 1篇街道环境
  • 1篇街道空间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0篇沈益人
  • 1篇宫浩原
  • 1篇徐磊青
  • 1篇俞泳
  • 1篇卢济威
  • 1篇束昱
  • 1篇张斌
  • 1篇王一
  • 1篇刘捷
  • 1篇庄荣
  • 1篇王旋

传媒

  • 2篇城市问题
  • 1篇住宅科技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城市开发
  • 1篇南方建筑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2
  • 6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被引量:77
2004年
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风貌的趋同现象出发 ,分析了城市特色丧失的原因 ,论述了对城市意象理论重新探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沈益人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城市文化建筑风格
城市意象研究
沈益人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意象研究——城市设计环境特色塑造的基础
中国正面临着城市社会的来临!中国正从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中走出,走向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文明!在推土机和水泥搅拌机隆隆作响的今天,昔日多姿多彩、各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在日益消退,城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满目皆是单调雷同、形式单一...
沈益人
文献传递
世纪之交的居住环境被引量:8
1999年
方便、舒适、和谐仍是构建21世纪未来住区的主题。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从住房的建筑、环境以及信息网络化、人口老龄化、住区人性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世纪之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沈益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居住环境住宅
“褪色”中的街道被引量:4
1999年
街道与道路不同。街道是营城建屋后留下来的空间,供人们穿越、接触以及交流的途径,是生活性的,而道路本来就是人走出来的,虽然道路上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变化,但它一开始便决定了道路的本质是交通性。从城市的街道是环境空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关系来看,各国城市发展的初...
沈益人
关键词:街道空间街道环境城市街道公共开放空间纪念性建筑交通方式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研究与实践
卢济威束昱俞泳徐磊青庄荣王树平王旋孙光临张斌王一陆晓琨刘捷宫浩原沈益人王幼芬
该课题重点研究:地下公共空间的概念和意义;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网络结构,提出:节点—单元—网络体系;本世纪综合体,从催化理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原则等确定其定位,探索其构成与形态;开发机制;我国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地下公共空间
建筑本质的诠释被引量:2
1999年
60年代以来,人们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进行反思,通过与建筑学相关的各种人文学科方面去寻找建筑本质的诠释。本文试图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部分理论的简要回顾,引发对“建筑将走向何方?”的思考。
沈益人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现象学
世纪之交的居住环境初探被引量:3
1999年
住宅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物质载体,具有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方便、舒适、和谐仍是构建21世纪未来住区的主题,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笔者试图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基于以下几个角度去探究世纪之交居住环境...
沈益人
关键词: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人口老龄化
城市设计概念浅析被引量:1
1999年
沈益人
关键词:城市设计
步行空间的城市设计研究与金华总体城市设计
该论文主要由步行空间的城市设计研究与金华总体城市设计两部分组成,金华总体城市设计是笔者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设计实践活动;此后,对于总体城市设计中步行空间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更深一层的理论探讨.城市步行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
沈益人
关键词: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城市步行空间环境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