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威威
- 作品数:49 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不同浓度吸氧下依托咪酯对幼鼠行为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吸氧下依托咪酯对幼鼠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1~22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5):单次腹腔注射0. 9%氯化钠溶液10 mL/kg复合空气暴露2 h;空气+依托咪酯组(n=5):单次腹腔注射依托咪酯5 mg/kg复合空气暴露2 h;中浓度氧组(n=5):单次腹腔注射0. 9%氯化钠溶液10 mL/kg复合45%~50%浓度氧暴露2 h;中浓度氧+依托咪酯组(n=5):单次腹腔注射依托咪酯5 mg/kg复合45%~50%浓度氧暴露2 h;高浓度氧组(n=5):单次腹腔注射0. 9%氯化钠溶液10 mL/kg复合95%~100%浓度氧暴露2 h;高浓度氧+依托咪酯组(n=5):单次腹腔注射依托咪酯5 mg/kg复合95%~100%浓度氧暴露2 h。通过旷场实验、洞板实验及电迷宫实验观察空间认知、空间探索及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旷场和电迷宫实验中,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洞板实验中,对照组、空气+依托咪酯组、中浓度氧组、中浓度氧+依托咪酯组、高浓度氧组、高浓度氧+依托咪酯组成绩依次为(7. 80±3. 35)次、(2. 45±2. 00)次、(10. 80±4. 44)次、(2. 60±1. 14)次、(4. 12±3. 00)次、(1. 60±1. 14)次,与对照组比较,空气+依托咪酯组减少(P <0. 05),中浓度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浓度氧组减少(P <0. 05);空气+依托咪酯组、中浓度氧+依托咪酯组、高浓度氧+依托咪酯组任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中浓度氧组比较,中浓度氧+依托咪酯组减少,与高浓度氧组比较,空气+依托咪酯组、高浓度氧+依托咪酯组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2 h的95%~100%高浓度氧暴露可损害幼鼠空间探索能力,而不影响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依托咪酯对2 h 95%~100%浓度氧暴露下的幼鼠有空间探索能力保护效应; 2 h空气及45%~50%浓度氧暴露下,依托咪酯均仅损害幼鼠空间探索能力,2 h 95%~100%浓度氧暴露下,依托咪酯对幼鼠有潜在空间探索能力损害作用
- 蒋奕红葛坤黄志华熊威威李爱国
- 关键词:氧气依托咪酯行为学
- 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的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8月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全身麻醉117例,作回顾性分析,通过研究临床现象对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的具体疗效进行判别。结果通过观察统计各个时间点的相关指标数据,患儿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麻醉效果良好,各项指标数据变化不大。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具有镇痛镇静迅速、使用方便以及负面影响较小等特点,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麻醉组合,因而适用于现在的小儿手术麻醉之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熊威威赵振海蒋奕红
- 关键词:小儿手术麻醉氯胺酮复合异丙酚
- 血浆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水平对麻醉后幼儿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麻醉对幼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浆谷氨酸(Glu)与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改变,探讨血浆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水平变化与丙泊酚或依托咪酯麻醉后幼儿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1~3岁拟行择期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依托咪酯麻醉组(B组)各50例;50例同年龄段健康幼儿作对照组(C组)。A、B组麻醉诱导分别给予丙泊酚1~3 mg·kg^(-1)、依托咪酯0.1~0.4 mg·kg^(-1)。比较A、B组内及组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术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儿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A、B组术后3 d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例数分别为10例(20.0%)、9例(18.0%,P>0.05)。与术前比较,A、B组出麻醉恢复室时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儿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略有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儿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A、B组幼儿出麻醉恢复室时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均,与其术后3 d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可间接反映麻醉后幼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可作为幼儿术后早期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检测指标。
- 蒋奕红谢景远熊威威李爱国黄志华彭凌云
- 关键词:幼儿依托咪酯Γ-氨基丁酸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0.75%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连续腰麻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0.7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高龄下肢手术患者32例,年龄70~82岁,ASAⅡ-Ⅲ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两组分别以0.1ml/s在蛛网膜下腔分次小剂量注入0.75%罗哌卡因1ml或0.75%布比卡因1ml直至麻醉平面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程度、最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分级法),并且记录麻醉前(T0)、麻醉满意时(T1)、切皮后1.5h(T2)和术毕(B)HR、MAP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组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比布比卡因组显著延长(P〈0.05);最高阻滞平面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而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组显著缩短(P〈0.05);罗哌卡因组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小剂量0.7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安全可行。
- 王华庾俊雄林高翔熊威威梁维唐娟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连续腰麻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 不同比重腰麻及硬膜外复合麻醉对下肢内固定修复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腰麻及硬膜外复合麻醉对下肢内固定修复术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择期接受单侧下肢手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低密度小剂量腰麻及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情况,以及麻醉阻滞见效时间(T1)、患者痛觉恢复时间(T2)和麻醉药用量。结果观察组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情况、麻醉药用量[(5.8±0.7)mg vs(35.8±1.3)mg]、麻醉阻滞见效时间(T1)[(5.2±1.5)s vs(9.9±2.7)s]以及患者痛觉恢复时间(T2)[(6.6±1.8)s vs(17.1±4.4)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相比较,除麻醉后5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情况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5 min和10 min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71.4±13.7)mm Hg、(73.7±17.9)mm Hg]和心率[(80.3±12.1)次/min、(81.2±11.2)次/min]情况与麻醉前[(84.4±22.5)mm Hg、(78.0±15.8)次/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生命体征均保持平稳。结论行下肢内固定修复术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及硬膜外复合麻醉,具有麻药用量少、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全和镇痛效果理想等优点,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好。
- 谭毅熊威威梁萌陈治军
- 关键词:腰麻血流动力学
- 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断尾大鼠急性应激反应调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断尾大鼠急性应激反应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80~320g,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七氟烷吸入组(Ⅲ组)、七氟烷吸入加体针组(Ⅳ组)和七氟烷吸入加耳针组(Ⅴ组),每组10只。Ⅰ组不作处理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L/min),Ⅱ组断尾后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L/min),Ⅲ、Ⅳ、Ⅴ组断尾后置于含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烷麻醉箱中(流量2L/min),Ⅳ组持续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min(刺激参数3V,3Hz,2ms),共4次,每次间隔30min,Ⅴ组刺激双侧"耳尖"穴,刺激参数及时间同Ⅳ组。各组治疗方法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断颈血采用ELISA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外周血皮质酮(COR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下丘脑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血清ACTH、CORT水平、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大鼠外周血ACTH、CORT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Ⅳ组的ACTH和COR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的ACTH水平与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Ⅴ组CORT水平与Ⅳ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Ⅲ、Ⅳ、Ⅴ组c-fos表达与Ⅱ组相比均降低(P〈0.05),Ⅲ、Ⅳ、Ⅴ组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电刺激"耳尖"穴治疗时,对应激的作用优于单纯的七氟烷治疗和七氟烷复合电刺激"足三里"穴。电针复合吸入全身麻醉对应激的调控机制可能与下丘脑调节室旁核c-fos蛋白分泌并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有关。
- 胡越刘莉熊威威谭毅黄志华李爱国杨华蒋奕红
- 关键词:应激电针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七氟烷耳针
- 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与PCEA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 PCEA相比较。方法 :将 ASA I~II级 6 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实验组采用腰麻 ,局麻药为 0 .75 %布比卡因 10~ 15 m g加入吗啡 0 .5 mg。对照组采用腰麻复合 PCEA,局麻药 0 .75 %布比卡因 10~ 15 mg,术后 PCEA。术后镇痛效果以视觉模拟评分 (VAS)、Ram 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成功率、不良反应并结合医疗费用比进行评价。结果 :VAS评分两组在 4、8、36 h时段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实验组在 12、2 4 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4 8、5 4 h对照组优于实验组。 BCS舒适评分、Ram say镇静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并不亚于 PCEA,如采用医疗费用与治疗效果比 。
- 林高翔骆喜宝蒋奕红秦学斌王华熊威威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
-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80例,根据滴鼻药物分为4组(n=20),即对照组(C组)和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用右美托咪定0.6、1.0、1.4μg/kg滴鼻,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记录入室时(T0)、滴鼻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5 min(T6)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记录术后恢复指标(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1组T3~T5、D2和D3组T2~T6 MAP、RPP、HR均明显降低(P<0.05);D2组和D3组拔管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Ramsay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D3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与D1组比较,D2和D3组T3~T6 MAP、RPP、HR均明显降低(P<0.05),D3组拔管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RamaSay比较,D3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D2和D3组HR、MAP、RPP、拔管质量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滴鼻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同时不影响术后恢复。
- 李敏刘志贵石泉熊威威梁维陈治军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拔管期血流动力学
- 多种药物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3种药物联合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复合控制性降压组(A组)及非控制性降压组(B组),记录两组麻醉前(基础值,T_1),手术开始前即刻(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手术结束后10 min(T_5)各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液量、尿量,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T_2、T_3、T_4各时段SBP、DBP、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征更平稳:A组较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3种药物联合降压可以协同降压,减少副作用,减少麻醉和手术风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降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天品刘志贵骆喜宝王晓英熊威威
-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鼻内窥镜手术乌拉地尔艾司洛尔
-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宫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及麻醉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宫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 I~Ⅱ级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于注药前(T0)、诱导结束时(T1)、扩张宫颈(T2)、手术结束(T3)和术毕清醒(T4)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 O2)、BIS值以及呼之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异丙酚的总量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两组SBP、DBP、HR和Sp O2变化趋势相同,但B组患者较A组波动更为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在T1和T2时两组的SBP、DB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麻醉深度评估,T1、T2时A组患者的BIS数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而B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宫腔镜手术,能够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更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更迅速,麻醉质量更高、更安全。
- 李敏刘志贵石泉熊威威甘国胜
- 关键词:舒芬太尼异丙酚脑电双频指数血流动力学宫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