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殷艺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针合热敏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体针合热敏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共9例,均为住院病人,女性3例,男性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3岁,其中颅脑外伤例2例,脑血管疾病4例,糖尿病3例。采用体针合热敏灸疗法。结果和结论:9例经治...
- 鲁娟熊殷艺赵利余曙光
-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体针疗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针灸对面肌痉挛的治疗及其神经机理的研究
-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痉证”、“抽搐”等的范围。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阵发性不由自主地抽搐,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通常因紧张、寒冷、强光以及咀嚼等激发症状等诱因而引起。从西医的病因来讲,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
- 田晓宁熊殷艺刘雪梅范亚朋余曙光
-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灸疗法
- 文献传递
- 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代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过程有一定联系。探讨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过程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上调与该疾病病理过程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理。
- 代晓琴张承舜陈慧珍熊殷艺刘素芬黄蜀
- 关键词:火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热休克蛋白
-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经穴-脑”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发挥作用是将一个外源性刺激作用在局部的穴位上,穴位作为针灸起效的始动环节,将该外源性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整合信息后,对神经-内分泌-体液进行调节,最终影响靶器官。国内外学...
- 左甲熊殷艺吴巧凤余曙光
- 关键词:针灸疗法脑功能成像技术
- 文献传递
- 针刺对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及NR2A、NR2B表达的影响,研究针刺对 NMDA受体的影响,从 NMDA受体角度探讨针刺促突触可塑性发挥、改善学习记忆、治疗AD的调控机制,为针灸促神经康复的可塑...
- 熊殷艺
-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海马神经元学习记忆免疫印迹
- 快速老化小鼠P8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与功能可塑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从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与功能可塑性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缺损的可能原因。方法以10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AD模型,同月龄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为正常对照,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在体长时程增强(LTP)记录观察海马前穿通纤维-齿状回(PP-DG)通路神经元突触传递效能。结果与SAMR1比较,SAMP8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0),穿越有效区次数减少(P=0.046);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后致密带变薄(P=0.000),突触间隙增宽(P=0.024),突触界面曲率下降(P=0.000);海马PP-DG通路LTP诱发率(P=0.362)、群峰电位(P=0.900)及潜伏期(P=0.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受损可能是导致SAMP8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原因,CA1区与DG区在AD病理上可能扮演不同角色。
- 封敏张晓抒张英俊熊殷艺鲁娟卢圣锋余曙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
- 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脑卒中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吞咽困难可导致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因误吸而引起窒息死亡。有研究显示,卒中后吞咽困难是发病3个月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其建立系统规范的诊断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我国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以针刺康复为主线,颇有成效。本文将对近5年相关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 鲁娟熊殷艺余曙光
- 关键词:吞咽困难脑卒中针灸康复
- 滚针治疗失眠症的理论探讨
- 采用滚针治疗失眠症,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主要是因为刺激体表一定部位(足太阳膀肤经和督脉循行部位),通过“络脉一经脉一腑一脏”的途径,从而调节脏腑虚实、调和气血,恢复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使阴平阳秘而起到治疗作用。
- 熊殷艺鲁娟代晓琴罗玲余曙光
- 关键词:失眠症
- 文献传递
- 快速老化小鼠P8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的AMPA受体表达异常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快速老化小鼠P8(SAMP8)与抗快速老化小鼠R1(SAMR1)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的谷氨酸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表达差异,为阿尔兹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雄性10月龄SAMP8 10只和SAMR1 9只,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界面超微结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的表达。结果与SAMR1比较,SAMP8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下降,穿台次数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后致密带变薄,突触间隙增宽,突触界面曲率下降;海马GluR2含量下降,GluR1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马AMPA受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突触可塑性受损,引发SAMP8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AMPA受体在AD的发病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 封敏张英俊鲁娟熊殷艺吴巧凤于美玲卢圣锋余曙光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突触可塑性MORRIS水迷宫免疫印迹法
- 从皮部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
- 失眠症,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的基本睡眠需求被剥夺的病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大幅度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安眠类药物并不能相应提高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针灸治疗失眠症,具有独特的...
- 熊殷艺左甲
-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