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 作品数:3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通过非外伸式微缩声探测器进行流动测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非外伸式微缩声探测器进行流动测量的方法,属于流体力学领域。将各微型声探测器分别布置于被测风机内部,针对某个声探测器A,发出相位确定的一个声信号给流动边界层的某流动涡K并发生反射,得到A与涡K的i方向上...
- 瑞尼·阿里斯曼王一帆胡天翔刘沛清屈秋林
- 一种流道与变几何预冷器一体化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与变几何预冷器一体化结构,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流道基体,流道基体包括环形内板组件和套设在环形内板组件外部的环形外板组件;环形内板组件和环形外板组件均具有内腔;环形内板组件外壁面和环形外板组件内壁面...
- 王一帆徐钰森刘火星邹正平
- 基于冷却剂与燃料复合冷却的强预冷飞行器推进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却剂与燃料复合冷却的强预冷飞行器推进系统,主要用于马赫数为0~6范围内的高超声速飞行。在不同类型的强预冷推进系统中加入冷却剂冷却系统,并根据工作需要加入旁路冲压系统,形成冷却剂与燃料复合冷却的强预冷...
- 邹正平王一帆梁科陈懋章
- 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先进动力系统是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支撑,其中,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动力方案,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深入研究强预冷发动机的热力循环,掌握发动机热力循环工作特性对发动机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发动机热力循环建模分析方法、性能分析手段、典型强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方案研究等。其中,根据热力循环方案的显著差异,分别介绍了开式直接预冷循环及中间介质闭式预冷热力循环。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开式直接预冷循环,燃料类型是决定其性能的根本,提升燃料的热沉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重要途径。对于中间介质闭式预冷热力循环,发动机的比冲、单位推力等性能与闭式循环系统的复杂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整体来看,需继续开展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核心部件的研究,提炼更加准确的部件性能模型,完善部件尺寸、重量等估算模型,实现对于发动机比冲、单位推力、推重比等整机性能参数的准确评估,支撑高可行性的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热力方案设计。
- 王一帆邹正平陈懋章
- 关键词:高超声速控制规律
-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膨胀预冷循环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膨胀预冷循环系统,包括换热膨胀单元,在单个基本换热膨胀单元中通过换热器从外界吸收热量、以低温燃料为工质的涡轮膨胀做功向外输出功率,通过低温燃料工质在多个连接而成的基本换热膨胀单元中连续...
- 邹正平姚李超王一帆
- 一种高超声速强预冷涡轮基冲压组合发动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强预冷涡轮基冲压组合发动机,包括进气装置、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发动机排气装置、冷却剂系统和强预冷系统。使用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强预冷系统工作,来流空气由进气装置进入发动机...
- 邹正平王一帆刘火星
- BRT智能公交系统监测及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王一帆
- 关键词:系统恢复
- 基于双燃料复合冷却的冲压-强预冷组合飞行器推进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燃料复合冷却的冲压‑强预冷组合飞行器推进系统,主要用于飞行马赫数为0~6范围内的高超声速飞行。引入外涵燃油‑冲压系统,包括外涵燃油泵、外涵燃油调节阀、前端冷却器、旁路燃烧室和旁路尾喷管,形成双燃料复...
- 邹正平梁科王一帆刘火星
- 自适应变尺度特征点提取方法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提高特征点匹配速度,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尺度构造图像金字塔的特征点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FAST特征点数量作为尺度空间信息量的度量,利用相邻两层模糊图像的信息量差作为金字塔分层依据,通过调整尺度参数,使相邻图像间的细节特征均匀变化;并使用匹配点数量阈值控制金字塔的高度,设计利用"边匹配,边构造"的图像匹配策略来提高特征匹配的效率。最后,将所设计方法与SIFT、FAST、ASIFT三种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在变尺度条件下的正确匹配率可以达到43.59%,与SIFT相比提高了25.51%,提取的特征点在目标经历各种光照、角度等变化之后仍能正确表示目标。本文所设计方法根据目标图像特点自适应选择参数,不需要人工调整就可获得理想的匹配效果,能适应各种变化条件下的特征提取和匹配工作,并能提高特征提取和匹配效率。
- 屈玉福刘子悦江云秋周丹王一帆
- 关键词:特征提取
- 一种基于回冷装置的低能耗超低温实验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回冷装置的低能耗超低温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气源(1)、流量调节装置(2)、回冷器(3)、低温换热器(4)、整流段(5)、实验段(6)和回冷管路(7),其特征在于:在实验系统的低温换热器(4)前安装回冷器...
- 邹正平刘火星李泽鹏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