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视眼模型的形态学及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研究近视眼组织结构改变,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将雏鸡单眼眼睑逢合,验光确定近视形成后,摘出眼球进行测量及光、电镜检查。结果缝合组眼球三条径线均明显增大,平均屈光度为-15.00D。光镜下见缝合组视杆细胞外节较长,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胞体相接,用测微器测量巩膜软骨层增厚,视网膜变薄。电镜下见缝合组视杆细胞外节变长,膜盘完整,RPE细胞胞质内含有外节膜盘片断的吞噬体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形觉剥夺可影响鸡视细胞外节膜盘脱落,并引起眼球增大。
- 任力濛李永平李永平易玉珍杨景存林健贤王介平
- 关键词:病理形态疾病模型视网膜超微结构
- 氦氖激光干涉光栅弱视治疗仪的研制与应用
- 1990年
- 介绍了一种氦氖激光干涉光栅弱视治疗仪,它可直接在视网膜上形成转动的光栅。用该仪器对38名4~12岁弱视儿童(40只眼)进行连续20天治疗,有效率为90%,30%的患者视力达到1.0以上。
- 周炜王介平
- 关键词:氦氖激光弱视
- 复视像倒置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复视像倒置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眼眶CT检查证实的11例眼眶骨折进行复视像分析、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被动牵拉试验。结果11例中10例出现复视像倒置,1例未出现复视像倒置。结论复视像倒置是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是一种诊断眶壁骨折简便准确的方法。
- 王孜王介平
- 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
- 儿童多瞬症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儿童多瞬症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因素。方法对468例(936只眼)儿童多瞬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因素作了检查,部分病例作了随访。结果临床病例为2~13岁儿童,均有常时间看电视史,其发病与看电视时间常短具有相关关系。多瞬症状表现为眨眼时疏时频、不能自控,呈间歇性、复发性及自愈趋向。且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结论儿童多瞬症可以视为现代文明眼病。其发生可能由于常时间看电视,在儿童视觉发育期引起视觉高级中枢平衡抑制的超兴奋,而多瞬则为反馈性防卫动作。
- 王印其王介平王孜戴真
- 关键词:儿童多瞬症
-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上斜肌麻痹被引量:1
- 1989年
- 由于先天性(生后早期)或后天性上斜肌麻痹所引起的下斜肌功能过强,导致上斜视、复视和斜颈,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在先天性垂直肌肉病变的患者中,表现为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按Derson(1947)的统计占71%,国内赫雨时氏认为占90%。Parks(1974)指出在水甲性斜视中有65%的患眼同时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因此减弱下斜肌的手术应视为一种常规手术。作者近三年共作下斜肌部份切除术21例,均收到较好的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未见并发症。小结如下:
- 王介平黄云霞
- 关键词:斜肌切除术手术
- 氦氖激光干涉条纹弱视治疗仪
- 1990年
- 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的氦氖激光干涉条纹弱视治疗仪。初步的临床治疗表明,该仪器效果良好。
- 周炜王介平
- 关键词:氦氖激光弱视治疗仪弱视
- 屈光矫正对静态视野阈值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对计算机静态视野阈值的影响。方法应用OCTOPUS101视野计G2/TOP程序对54例(100只眼)远视及近视患者屈光矫正前后分别进行视野检查,对屈光矫正前后的视野指数及不同范围的视野阈值进行分析。结果屈光矫正后MS增加,MD和LV降低,随着屈光度的增加,屈光矫正对视野指数的影响越明显;屈光矫正后,离固视点越近,阈值降低的越明显,随着屈光度的增加,阈值的这种变化规律越明显。结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影响静态视野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
- 王孜许俊敏王介平
- 关键词:屈光矫正阈值
- 早期形觉剥夺对眼球屈光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早期形觉剥夺对眼球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探讨近视眼发病机理及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先天性白内障 83例 10 9眼和对照组老年性白内障 97例 10 9眼的各屈光因子进行生物学测量 ,确定其屈光状态 ,并用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先天组与老年组相比 ,先天组有较明显的近视倾向 ,平均屈光度相差 - 3.30D。两组比较角膜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眼的屈光状态差异均出现显著性意义。先天性白内障组中角膜屈光度与眼轴长度两种因子的综合作用与眼的屈光度关系最密切 ,它们的值越大 ,近视度就越高。眼轴长度为近视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OR =138.6 99。结论 :早期形觉剥夺可发生近视 ,其主要危害因子是眼轴长度 ,主要危害部位在眼后段。尽早去除先天性白内障所造成的形觉剥夺 ,保持或恢复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正常视觉环境 ,有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
- 任力濛杨景存张郑民王介平
-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屈光状态病因学
- 非斜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非斜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方法对89例远视性屈光参差进行Worth四点灯、Bagolini线状镜、同视机、立体视图谱检查。56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随着双眼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四点灯远距离抑制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立体视锐度增加。Bagolini线状镜检查大部分患者具有融合功能。同视机检查屈光参差患者融合范围小于正常组(P<0.05),大部分患者具有远距离立体视。结论屈光参差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及建立,但不能完全破坏双眼视功能,屈光参差患者仍存在相对弱的融合功能和粗略的立体视。
- 王孜王介平王丽娅
- 关键词:屈光参差双眼视立体视
- 儿童多瞬症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儿童多瞬症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因素。 [方法]对468例(936眼)儿童多瞬症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因素作了检查,部分病例作了随访。 [结果]临床病例为2-13岁儿童,均有常时间看电视史,其发病与看...
- 王印其王介平王孜戴淑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