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云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主题

  • 3篇声乐
  • 2篇教学
  • 2篇表演
  • 1篇学理
  • 1篇眼神
  • 1篇演唱
  • 1篇韵味
  • 1篇展演
  • 1篇声乐表演
  • 1篇声乐教学
  • 1篇声音
  • 1篇师生
  • 1篇情感
  • 1篇晚会
  • 1篇婉转
  • 1篇文艺晚会
  • 1篇美妙
  • 1篇孟姜女
  • 1篇民歌
  • 1篇民歌演唱

机构

  • 5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5篇王凤云

传媒

  • 2篇黄河之声
  • 1篇中国音乐
  • 1篇黄河之声(科...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体会
2009年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却往往有很多人淡淡忘记了它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属性。有多数年青教师,被学院派程式化的教学法套住不能自拔。当进入大学里或是中学里只能用他学过的方法去教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木头似的歌唱法。这样的教学怎能与当前社会融会?怎能张扬个性?又怎能促使艺术发展?笔者为之而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观点,以情为帅,声乐与表演相结合。真诚想与同行们探讨、协商并达成共识。
王凤云
关键词:声乐表演
民族声乐教学刍议——兼谈“王凤云师生教学展演文艺晚会”
2011年
"声乐与表演相融会,教学与实践互结合"。这是笔者多年来从事声乐教学的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模式,也是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想改变"木头式"的教与学,就要教导学生必须坚持"先做人、后学艺"的教学理念;必须坚持"用心、用情、用智慧"的三大要素启发和诱导学生声与情、技与艺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学生登上舞台,走上讲台。声乐教学必须用科学理论来支撑,只有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反复复,民族声乐教学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我们的办学理念才可能产生特色。可以说,2010年11月26日,笔者举办的"师生教学展演文艺晚会"即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效见证。
王凤云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一个内容——歌唱中的“眼神”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常说,唱歌要用"心"来唱,要用"情"来唱,要用"智慧"来唱。而"眼神"就是心之神、情之神,智慧之神。本文以辅导学生演唱叙事体歌曲《孟姜女》为例,谈了眼神的应用在较好地表现作品思想内容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凤云
关键词:眼神声乐教学
初探二人台唱腔之美被引量:7
2008年
二人台唱腔源于晋北、陕北、内蒙西部等地的民歌,并大量吸收了众多姊妹的艺术精华,通过百年流传、反复总结和艺人专家们的不断提炼,使她在全国地方剧种中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代表剧目《走西口》唱腔之美堪称西部"永叹调"。
王凤云
关键词:美妙婉转
民歌演唱的科学方法
2015年
民歌的演唱难度较大,笔者基于《矿山的女人》、《走西口》和《五哥放羊》等成功演唱的实例结合声乐教学实践,从注重情感、把握表演、活用技巧、形成风格等四方面讨论了如何唱出民歌韵味的科学方法。
王凤云
关键词:民歌韵味演唱情感表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