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CT征象
  • 3篇胰腺
  • 3篇急性
  • 3篇NMR
  • 3篇X线
  • 3篇CT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腺炎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瘤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胰腺炎
  • 2篇急性坏死
  • 2篇急性坏死性
  • 2篇急性坏死性胰...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MRI

机构

  • 8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

  • 12篇王国良
  • 4篇杨振燕
  • 4篇吴元佐
  • 2篇邱世锦
  • 2篇詹松华
  • 2篇韩洪杰
  • 1篇龚承友
  • 1篇王戌元
  • 1篇徐文瑛
  • 1篇乐伟侨
  • 1篇向如意
  • 1篇詹松华

传媒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铁道学会...

年份

  • 6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殖症1例报告
1995年
黄炳兴吴元佐王国良
关键词:纵隔淋巴滤泡淋巴结增生症良性疾病肺门区胸部X线检查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CT征象与临床预后关系
2000年
目的 研究急性硬膜下血肿 CT表现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对 48例急性硬膜下血种 CT表现中线移位、基底池压闭及脑肿胀分别评分 ,结合临床病情 ,研究预后关系。结果 经资料统计中线位和基底池压闭明显者 ,其脑损伤程度严重。中线移位≥ 10 mm者 ,死亡率达 86 .4% ,基底池消失评分≥ 10分 ,死亡率 87.5 % ,伴有弥漫性脑肿胀 ,死亡率 76 .3%。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 ,中线移位和脑池受压的程度及有否弥漫性脑肿胀 。
王戌元王国良
关键词:颅外伤硬膜下血肿预后X线计算机
132例脑膜瘤的MRI诊断分析
1999年
脑膜瘤属颅内脑外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占颅内肿瘤的15%~18%[1]。MRI诊断脑膜瘤的敏感性很高。笔者根据不同部位脑膜瘤MRI征象观察,及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脑膜瘤的信号特征,以及瘤体特点和瘤周附属征象对脑膜瘤定性诊断的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王国良詹松华杨振燕龚承友
关键词:脑膜肿瘤NMR成像
肾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提高对肾癌介入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肾癌,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7-67岁,平均56.6岁.常规行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造影表现以富血供为主,少数为少血供.常规行动脉化疗十患侧肾动脉栓塞,6例...
王国良
关键词:肾癌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肾动脉造影
文献传递
脑膜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 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 116例脑膜瘤的检查结果 ,以脑灰质信号为基础信号 ,对照观察其信号特征。结果 脑膜瘤大多 T1 WI为等低信号 ,质子加权为高信号 ,T2 WI信号相对变低。包膜、钙化、血管流空效应等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价值。
王国良詹松华龚承友
关键词:脑膜瘤NMR成像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 表现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了早期(48 小时内) 经CT 检查并经多次CT 随访的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和血尿淀粉酶均符合的50 例患者,平扫及团注法增强扫描,观察胰腺密度、体积、包膜改变,积液范围及程度,特别注意了脾出血和脾血管受侵的危重征象。结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CT 图像均能做出明确诊断。多部位胰腺坏死及胰周积液超过2 个部位以上是产生并发症和临床预后较差的指征。结论:在坏死性胰腺炎诊断中CT 是最直观和显示受侵部位最清晰的影像手段,早期CT 扫描,适时CT 随访是估价临床预后有力依据之一,脾血管受侵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并发症。
王国良龚承友鲁星燧陈国强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影像预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征象和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1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甘泉医院和纺一医院1993年1月~1998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经一次以上CT增强扫描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198,平均年龄593岁。病因分析,胆源性(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29例(...
王国良龚承友鲁星燧陈国强
关键词:坏死性胰腺炎CT急性
胃周韧带异常改变的CT分析
2000年
目的 提高对胃周韧带异常 CT表现和相关疾病诊断的认识。方法 对本组 5 2例 ,其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1 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1 6例、转移瘤 1 8例、恶性淋巴瘤 1例 ,所致的胃周韧带异常 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所致胃周韧带呈斑片状改变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静脉曲张成团 ;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呈肿块状改变。结论  CT扫描能清楚地显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转移瘤及恶性淋巴瘤所致的胃周韧带改变。
杨振燕王国良韩洪杰张蕾
关键词:CT
普通MRI和电影MRI对心肌梗死的综合评价
1999年
目的 探讨普通MRI和电影MRI对心肌梗死局部病灶显示和心脏形态、功能变化的综合诊断价值。42 例心肌梗死病人的MRI检查资料。方法 对普通MRI和电影MRI检查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病灶在T1WⅠ上大多(69% )呈低或等低不均匀信号,GR电影成像时呈略高或高信号为多,电影MRI对病灶局部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显示较好。MRI对心肌梗死后心脏整体形态和功能改变、局部心肌形态和收缩功能变化、病灶信号改变及并发症等四方面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心肌梗死病人进行MRI检查方便、无创,又具有诊断全面、显示明确等优点。
詹松华徐文瑛俞德华周敏华王国良戚海峰
关键词:心肌梗塞NMR
儿童肘关节损伤X线诊断74例
1996年
肘关节是儿童常见的损伤部位,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2/3。由于儿童的肘关节骨骺核多.易引起骺软骨损伤。当儿童肘关节发生损伤时,必须作出明确的诊断。不仅要作出有无骨折的诊断,更重要的需判断有无软骨的损伤,以防诊断错误而造成畸形愈合和功能障碍。为了提高对肘关节损伤X线表现的认识,收集近年来74例的肘关节损伤。
乐伟侨向如意吴元佐黄炳兴王国良
关键词:肘关节X线诊断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