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坤

作品数:24 被引量:1,011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旅游
  • 6篇城市
  • 5篇旅游经济
  • 4篇旅游业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区域旅游
  • 3篇风景
  • 3篇风景名胜
  • 3篇风景名胜区
  • 3篇长三角
  • 2篇地方依恋
  • 2篇游客
  • 2篇碳排放
  • 2篇旅游发展
  • 2篇旅游效率
  • 2篇旅游业发展
  • 2篇旅游增长
  • 2篇非均衡
  • 2篇非均衡性
  • 2篇ESDA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8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南京旅游职业...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24篇王坤
  • 19篇黄震方
  • 8篇曹芳东
  • 8篇方叶林
  • 4篇涂玮
  • 3篇余凤龙
  • 2篇陈晓艳
  • 2篇吴丽敏
  • 2篇陶玉国
  • 2篇徐敏
  • 2篇张子昂
  • 1篇段忠贤
  • 1篇张郴
  • 1篇汤傅佳
  • 1篇蔡碧凡
  • 1篇裴凤松
  • 1篇申鹏鹏
  • 1篇张宏
  • 1篇张红霞
  • 1篇李艳杰

传媒

  • 3篇经济地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熵权集对分析的新阶段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7
2017年
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方法,从城市群整体旅游竞争力和单体城市旅游竞争力两个角度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区内30座城市2009—2014年的旅游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整体旅游竞争力较高,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2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差距较大,呈现出明显的中部强、南北弱的格局。3将城市群与单体城市对比,总结城市群整体旅游竞争力与城市旅游竞争力关系的两种类型,提出加强城市合作,走区域旅游一体化道路是实现城市群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孙黄平张允翔申鹏鹏李艳杰王坤
关键词: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一体化
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集聚的空间分析及提升策略被引量:51
2013年
选取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DEA模型,对省际星级酒店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进一步对相对效率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大陆星级酒店相对效率的变动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大部分省份星级酒店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减状态,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星级酒店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及其空间集聚态势都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的态势,各项效率的影响机理不同。最后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对提高星级酒店相对效率提出相应的策略。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涂玮
关键词:星级酒店相对效率波士顿矩阵法DEAESDA
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环境教育感知研究——以盐城丹顶鹤、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7
2015年
环境教育是当前生态旅游研究中的热点论题。基于生态旅游动机、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感知及环境教育效果4个结构变量,以生态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盐城丹顶鹤保护区和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盐城麋鹿保护区为例,构建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环境教育感知影响结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生态旅游地旅游者环境教育感知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动机、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感知均对环境教育效果产生正向影响。丹顶鹤保护区生态旅游动机对环境教育效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感知对环境教育效果均产生正向影响;麋鹿保护区生态旅游动机、环境教育途径均对环境教育效果产生正向影响,环境教育感知对环境教育效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在生态旅游动机、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感知3个分维度上,丹顶鹤保护区分别以一般生态旅游动机、常规环境教育途径、表层环境教育感知为主,麋鹿保护区则分别以严格生态旅游动机、专门环境教育途径、深度环境教育感知为主。(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生态旅游地游客环境教育效果存在差异。丹顶鹤保护区游客环境教育效果主要集中在态度、行为效果上,意识效果为辅,知识、技能效果作用较小;麋鹿保护区游客环境教育效果则以知识、态度效果为主,行为、技能、意识效果均起辅助作用。
张宏黄震方方叶林涂玮王坤
关键词:旅游者环境教育湿地自然保护区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104
2012年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涂玮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成分分析空间自相关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8
2016年
城市旅游绩效是综合衡量城市旅游业生产活动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论文基于旅游发展规模和质量视角,利用旅游业绩指数和Bootstrap-DEA测算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绩效,并采用空间变差函数和SDM探讨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呈现相异的空间格局,城市旅游业绩高值区分布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地区,低值区多位于皖北和苏北地区;城市旅游效率高值区逐渐呈现"皖北—苏南—上海—皖南—浙东"的"Z"字形分布,低值区不断向苏中、苏北和皖中地区集聚。2)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格局的演变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旅游业绩格局发生变异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而旅游效率格局的结构化变异逐渐增大;城市旅游业绩的空间差异在不断缩小,各方向上的差异较为稳定,而旅游效率格局的空间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各方向上的差异切换频繁。3)区域城市旅游绩效的格局演变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市场化和城市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强度的差异引致区域城市旅游业绩和效率格局呈现不同的演变轨迹。
王坤黄震方曹芳东余凤龙汤傅佳
关键词:空间格局演变
“反规划”视角下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徐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元胞自动机(CA)在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多侧重于传统规划理论下约束性CA的应用方面,而在保持景观的完整性及与规划目标(如城市发展方向、优质农田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的显式结合方面则较为不足。该文以徐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鉴"反规划"理念,运用多准则判断CA模型,通过嵌入生态保护及城市发展方向等规划目标,模拟出徐州市2020年城市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定研究区的城市增长边界;将其与规划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可为辅助规划实践及城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吴长江裴凤松周义王坤徐莉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反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元胞自动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非均衡性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并对其趋同态势进行了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呈现σ趋同与趋异并存的局面;整个时间序列,并未呈现显著的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短期的β趋同或趋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虚拟变量的加入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提升了三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的显著性,且这种趋同仅仅表现为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的趋同,而不是三大区域间的趋同;从检验结果来看,整个研究期间,四大类型区域并不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时段的划分表明,不同类型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未来风景名胜区需要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发挥技术创新的溢出功能,逐渐摆脱旅游增长的规模投入,转向质量与效率内生驱动的发展模式,以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提升,引领旅游增长的长期稳态发展,促使区域旅游的均衡协调。
曹芳东黄震方王坤
关键词:旅游发展俱乐部趋同非均衡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被引量:14
2016年
基于泛长江三角洲2002~2012年市域面板数据,并借助面板SDM及空间效应分解方法,对区域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动力因子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都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当邻近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每提高1%,将促进本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增加约0.257%和0.312%;2区域城市入境和国内旅游发展各动力因子的空间交互作用也较为明显。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较显著。3保障性因子多为正向溢出,吸引性因子多为负向溢出。前者体现了动力因子的空间模仿效应,后者反映了空间竞争效应。保障性因子和吸引力因子的空间效应强度及作用路径差异推动着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不断演进。
王坤黄震方曹芳东陈晓艳
关键词:城市旅游经济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6
2015年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是衡量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借助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利用ESDA和GWR方法分析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缓慢提升态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和以西北省份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空间格局演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强;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且在多数省份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应的提升作用高值区从中东部转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旅游业产权结构对南部地区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凸显;结构效应主要对西南地区起促进作用。这为优化和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坤黄震方曹芳东
关键词: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异质性SBM模型
区域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39
2016年
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讨区域城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处于中度耦合阶段,上海、杭州、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相对较高,苏北和苏中地区城市相对较低.综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将区域划分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和谐区、磨合区、拮抗区和低耦合区4种类型.培育政策保障与政策调控机制、结构转型与旅游产业运行机制、旅游服务提升与市场推广机制、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机制等多元驱动机制是提高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
王坤黄震方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镇化长三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