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旅游踩踏对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旅游踩踏对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五台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调查与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在不同海拔高度处,踩踏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无踩踏区酶活性>踩踏轻微区酶活性>踩踏严重区酶活性;表层(0—20cm)土层酶活性>下表层(20—40cm)土层酶活性;(2)在不同海拔高度处,两个土壤层的踩踏严重区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无踩踏区的脲酶、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但轻微区蔗糖酶活性与无踩踏区无显著差异;(3)在不同的海拔处,表层和下表层的踩踏严重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无踩踏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p<0.05);表层轻微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酶活性已受到人为踩踏的破坏,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景区健康发展。
- 段青倩樊文华吴艳军武智晖刘霞霞王坤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 旅游活动对五台山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以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为例,通过野外采样调查与室内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踩踏严重区、轻微区和无踩踏区3个试验区,探讨了旅游活动对土壤三大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活动显著影响了0—20cm土层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三者的总数,严重区20~40cm土层的细菌、真菌及其总数与无踩踏区间差异显著(P〈0.05),且均低于无踩踏区,而这个层次的放线菌基本没有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旅游踩踏严重影响了0~20cm土层微生物量碳、氮,且3个试验区差别均明显;在20~40cm土层中,3个试验区的微生物量碳间呈显著差异(P〈0.05),微生物量氮在踩踏严重区与轻微区、无踩踏区之间差异均显著,轻微区的微生物量氮比无踩踏区的微生物量氮低,但这2个试验区差异不显著。旅游活动已经对五台山东台山地草甸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段青倩樊文华吴艳军武智晖刘霞霞王坤
- 关键词:旅游活动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 旅游踩踏对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旅游踩踏程度下,以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海拔及旅游踩踏程度对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踩踏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表现为踩踏严重区<踩踏轻微区<无踩踏区,且0~20 cm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壤酶活性;与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比较,旅游踩踏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较小,其中在海拔3045 m的山地草甸土中,两个土层的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均差异显著(P<0.05);在海拔2870 m下,0~20 cm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差异显著,但20~40 cm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差异不显著;旅游踩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表现为0~20 cm土层低于20~40 cm土层。由此可知,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受到人为踩踏的破坏,旅游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景区健康发展。
- 段青倩樊文华吴艳军武智晖刘霞霞王坤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 五台山景区空气质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为研究人类粗放式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空气质量的影响,以五台山景区为例,对景区内五爷庙、杨柏林村、殊像寺、南山寺旁原始森林共4个采样点的SO2、NO2、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进行采样分析。空气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五台山景区五爷庙与殊像寺空气质量属于轻度污染,前者首要污染物为TSP,后者首要污染物为NO2。杨柏林村与南山寺旁原始森林的空气质量为良,虽然空气质量优于五爷庙及殊像寺。与1983年相比,2014年五爷庙TSP浓度降低2.80%,其余各采样点TSP浓度增加了16.00%~106.45%。4个采样点NO2、SO2浓度分别增加了8.93~40.76、0.53~52.36倍。
- 武智晖樊文华刘奋武段青倩王坤刘霞霞
- 关键词: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污染因素
- 不同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库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农田、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和草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库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均以>10mm团聚体为主,总体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然后增加,最后减小的变化。(2)0~20cm土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形维数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农田>灌木丛>草地,草地的分形维数与灌木丛、阔叶林、农田、针叶林间差异极显著,在20~40cm土层中,分形维数表现为:灌木丛>草地>阔叶林>农田>针叶林,针叶林的分形维数与灌木丛、草地、阔叶林、农田间差异极显著。(3)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碳贮量降低,在0~20cm、20~40cm土层,有机碳贮量随着土壤粒径大小的变化趋势与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比的变化趋势相同,主要以>10mm粒级团聚体最高,且与其余粒级间均呈极显著关系,>10mm粒级的有机碳贮量表现为农田>阔叶林>灌木丛>针叶林>草地。
- 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段青倩王坤武智晖
-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碳
- 五台山景区地表水质现状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 2015年
- 为了考察人类密集旅游活动对五台山水环境的影响,对五台山景区内清水河流域5个连续水样点及北台顶与栖贤阁内湖2个独立地表水样点的pH值,CODvr,BOD5,NH3-N和重金属等12项水质指标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景区清水河流域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与NH3-N,且银河宾馆与栖贤阁北桥处水质最差,部分采样点水质低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标准限值。北台顶及栖贤阁内湖主要污染物为BOD5,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劣V类水质。与1983年景区水环境质量相比较,采样各点CODcr质量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银河宾馆处河流断面水质的CODcr质量浓度是1983年的109.03倍。另外,清水河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1990年增加了1.06~16.40倍。研究结果可为五台山景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控制与改善提供一定的参数支持。
- 武智晖邱胜春樊文华段青倩王坤刘霞霞刘奋武
- 关键词:五台山风景区地表水水质评价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