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庆

作品数:13 被引量:16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伽玛刀
  • 3篇立体定向术
  • 3篇垂体
  • 3篇垂体肿瘤
  • 2篇动脉海绵窦瘘
  • 2篇动脉瘤
  • 2篇栓塞
  • 2篇伽玛刀治疗
  • 2篇脑室
  • 2篇海绵窦
  • 2篇海绵窦瘘
  • 2篇成像
  • 2篇垂体瘤
  • 2篇12
  • 1篇第三脑室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机构

  • 13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 3篇青岛医学院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骨科医...
  • 1篇解放军第14...
  • 1篇莱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3篇王学庆
  • 4篇刘作勤
  • 3篇唐军
  • 3篇尹连虎
  • 3篇宋玉瑄
  • 3篇王志刚
  • 3篇曲元明
  • 2篇李国新
  • 2篇刘学宽
  • 2篇孔华富
  • 2篇孟广远
  • 2篇钱捷
  • 2篇孙凝家
  • 2篇亓卫国
  • 1篇张淑辰
  • 1篇赵斌
  • 1篇张叔辰
  • 1篇彭兴义
  • 1篇许祖闪
  • 1篇宋玉暄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年份

  • 1篇200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肿瘤10067例分析被引量:15
1990年
报告山东省神经外科协作组自1959年11月至1987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10067例。本组材料基本上能够说明山东省颅内肿瘤的发病和手术治疗的情况。
山东省神经外科协作组张成王学庆孟广远钱捷张淑辰李江汉刘学宽宋广厚高峰岭姜汝明刘新富
关键词:颅内肿瘤手术
104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06
1997年
目的:分析1047例骨转移瘤X线、放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CT及MRI表现,并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28.75%),乳腺癌(12.03%)及鼻咽癌(5.06%)等,27.03%来源不明。X线诊断988例,ECT检查126例,CT扫描97例,MRI扫描47例。结果:X线显示骨转移部位为脊椎、肋骨、四肢近段及颅骨。ECT表现多骨多处浓集灶(82.54%)或单发浓集灶(16.67%),仅1例表现为稀疏病灶。MRIT1WI表现低信号(80.85%)或其他异常信号(19.15%);T2WI呈高信号(68.85%)或其他异常信号(31.15%)。结论:MRI及ECT敏感性高于CT和X线。MRI、CT及X线特异性高于ECT。骨转移瘤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必要时做CT或(和)MRI检查。
曹来宾王安明徐爱德何树岗田维泽江志勇田维泽吴树森江志勇许祖闪高士伟王学庆田军王天保李先启庄悦新高士伟殷焕起王学庆王学庆唐桂长田军徐万峰李会祥王国华庄悦新周韶龙秦东京
关键词:CTNMR成像骨转移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附12例报告)
1995年
本文总结了12例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15次置管,18例次经颈内动脉送球囊,11例用Qmnipaque充盈球囊,其中1例2次复发改用HEMA,1例3次送入球囊到位充盈后破裂,认为是骨片刺破,改为瘘口处置2个球囊闭塞ICA而愈。1例用微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本组结果,10例治愈,其中9例保持ICA通畅,1例明显改善,1例症状减轻,无偏瘫、失语及死亡。本组资料证实可脱性球塞血管内栓塞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CCF的方法。少数病例仍需手术。对因骨折片刺破球囊或ICA分支断裂等原因球囊不能到位者,在Willis环代偿良好情况下,行瘘口处球囊闭塞ICA,效果较孤立术好而创伤小,并发症少。
王志刚刘作勤唐军孔华富赵林瑞李国新宋玉瑄王学庆
磁共振血管造影及其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动脉瘤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2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其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评价其应用的价值和不足。方法:从各图像分析显示动脉瘤及其并发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载瘤动脉、瘤颈、瘤腔的图像质量计分后统计处理。结果:检出率:DSA(95%)>MRA(87.5%)>MRI(68%),ERA+原始图像+MRI联合应用提高至92%,与DSA无明显差异;MRA有伪影,载瘤动脉细分支动脉和大瘤腔无信号;原始图像可发现小的和巨大动脉瘤,显示瘤腔、瘤壁、瘤体、占位效应准确,其瘤颈、瘤腔的信号多高于MRA;MRI显示瘤腔、瘤壁、瘤体、占位效应、出血、脑积水、脑水肿满意。结论:MRA及其原始图像联合应用相互验证同一信息,去除伪影,提高质量;信息全面,优于DSA;由于无创伤,无危险,对诊断动脉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亓卫国王学庆宋玉宣柳澄赵斌刘作勤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原始图像磁共振成像脑动脉瘤
脑膜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通过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的分析,总结脑膜瘤的CT表现。并提出以往文献中论述较少的若干征象,籍以对脑膜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一、材料和方法本文共收集53例(5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其中男性19例(35.85%),女性34例(64.15%),年龄12~64岁(平均42.09) 53例病人中,37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剂使用60%泛影葡胺100ml)。6例仅作平扫。
高峰薛梅荪刘梅王强修王学庆
关键词:脑膜瘤大脑镰平扫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区矢状窦
急诊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的经验
1997年
患者,男,30岁。因骑摩托车撞伤头部,昏迷半小时于1995年3月26日下午急诊人院。查体:浅昏迷状态、躁动不安,头面部广泛肿胀,右额顶部凹陷畸形,右眉弓外端有3cm皮肤裂口,左眼瞳孔略大于右眼,光反射稍迟钝,右眼瞳孔光反射灵敏。双鼻腔有血迹,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头颅CT示:双额骨粉碎性骨折,右侧向内轻度移位,眶骨、上颌骨及前颅窝广泛骨折,双侧鼻道、副鼻窦内有大量血液充填,左岛叶、左额硬膜下各有少量血肿。
熊晖张希全刘作勤王志刚唐军王学庆彭兴义王允胜
关键词: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破裂大出血瞳孔光反射皮肤裂口前颅窝
全文增补中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泌乳素腺瘤被引量:10
1995年
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瘤27例,其中手术证实者3例,其余24例靠影像学和内分泌学确诊。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开始对病人随访,随访时间6至12个月。有随访结果者23例,有影像学复查结果者15例。结果表明病人症状控制率和肿瘤大小控制率均为100%,并且随访12例PRL变化,结果7例恢复正常,4例下降,仅1例略高于治疗前,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尹连虎宋玉暄王学庆隋邦森董万军陈鹏李书家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术泌乳素腺瘤垂体肿瘤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综合山东省11家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14例,占同期颅内肿瘤的0.14%。8例行脑室造影,6例 CT 扫描。经额入路手术切除13例,定向活检囊液抽吸排空1例,其中脑脊液分流术3例。治愈6例,好转7例。死亡1例。着重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讨论。
刘玉光张成王学庆孟广远钱捷张叔辰李江汉刘学宽宋广厚高峰岭姜汝明刘新富
关键词:脑肿瘤第三脑室
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12例
1989年
我院自1988~1989年5月对帕金森病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27~50岁6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2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2年。2.
曲元明孙为群栾立明孙凝家王学庆
关键词:立体定向术帕金森病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经验被引量:1
1996年
报道1993年10月~1994年4月经伽玛刀治疗的垂体瘤100例,78例随访了6~12个月,其中49例随访了MR,12例复查了血PRL水平,10例复查了血GH水平。结果表明,病人的症状控制率及肿瘤大小控制率均为100%,治疗前后血PRL、GH差别均有显著性,故认为伽玛刀治疗垂体瘤近期效果良好。对治疗剂量、适应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尹连虎高鸿举王学庆腾良珠曲元明董万军隋邦森
关键词:垂体肿瘤立体定向术伽玛刀放射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