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弘士

作品数:60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肿瘤
  • 17篇颈部
  • 14篇甲状腺
  • 11篇颈部肿瘤
  • 10篇头颈
  • 10篇外科
  • 9篇头颈部
  • 8篇舌骨
  • 8篇神经鞘瘤
  • 8篇手术
  • 8篇头颈部肿瘤
  • 8篇淋巴
  • 7篇舌骨下
  • 7篇皮瓣
  • 7篇细胞
  • 7篇腺肿瘤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舌骨下肌皮瓣
  • 6篇腺癌

机构

  • 3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江西医学院第...
  • 3篇上海铁道医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无锡市第一人...

作者

  • 58篇王弘士
  • 8篇吴毅
  • 8篇田敖龙
  • 7篇李端树
  • 6篇王卓颖
  • 5篇马东白
  • 5篇顾雅佳
  • 5篇嵇庆海
  • 4篇黄彩平
  • 4篇朱永学
  • 4篇彭卫军
  • 4篇王俊德
  • 3篇杨天锡
  • 3篇王玖华
  • 3篇吴斌
  • 3篇蒋长英
  • 3篇余济春
  • 3篇周正荣
  • 3篇章英剑
  • 2篇吴社华

传媒

  • 7篇肿瘤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上海医学
  • 2篇核技术
  • 2篇耳鼻咽喉(头...
  • 2篇2000全国...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6
  • 4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3篇1988
  • 1篇198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颈根部气管食管旁肿块为首发表现的食管瘤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以颈根部气管食管旁肿块为首发表现的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科1992~1999年收治的上述食管癌患者11例,对其临床病史、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病例中,皆伴有声嘶,8例吞咽困难不明显;CT检查有其特征性改变;内窥镜检查为首选查找原发灶的方法;对只有单个颈根部气管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情况尚可的胸段食管癌,建议选择包括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结论:胸段食管瘤单发性颈根部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可认为是区域淋巴结转移,若能及时诊断,这类病例有可能得到根治性治疗。
李端树王弘士
关键词:食管肿瘤首发表现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通过对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临床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头颈外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30例的临床特点,颈部淋巴结分布,治疗方法.结果:30例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56.14%,10年生存率40.19%.原发灶出现率为30%,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为33.3%,远处转移出现率20%.淋巴结分群结果符合原发部位与颈部淋巴结之间的转移规律.预后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复发,出现远处转移和颈部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结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与原发肿瘤来源之间的转移规律有助于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正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将可疑原发病灶包括在治疗中,并根据可疑原发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灶的处理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补充放疗的控制率为佳.
王卓颖田敖龙吴毅王弘士
关键词:预后淋巴转移原发灶不明
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2002年
目的 :利用CT了解头颈部不同原发部位鳞状细胞癌的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特点 ,并研究其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0例不同原发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CT结果 ,比较鼻咽癌与非鼻咽癌 (口腔及咽喉部癌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差异 ,对传统的颈淋巴结分群法进行改良。结果 :鼻咽癌与非鼻咽癌的Ⅱa ,Ⅱc及Ⅴ群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显著 (分别为P <0 .0 5 ,P <0 .0 0 1,P <0 .0 0 1)。结论 :改良后的颈部淋巴结分群法更能体现头颈部鳞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王卓颖王弘士田敖龙王玖华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甲状腺癌术后残留和复发病灶的放射治疗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术后残余癌的预后因素及探讨放疗的价值 (包括术后复发 18例 )。材料与方法 :196 5年 1月~ 1987年 12月间对 10 9例 (包括术后复发 18例 )甲状腺术后残余癌患者全部行放射治疗。结果 :其 5 ,10 ,15 ,2 0 ,2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3.6 %、91.7%、88.7%、87.6 %、87.6 % ;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8%、89.8%、85 .6 %、84 .1%、84 .1%。影响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的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放射剂量均影响预后。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如有残留需补充放疗 ,不但能增加局部肿瘤的控制率且能提高生存率。最佳剂量为 4 5~ 6 5 Gy。
邱杏仙王建国何少琴王弘士
关键词:甲状腺癌残留病灶复发病灶预后
青年人舌体鳞状细胞癌24例报道被引量:2
1994年
青年人舌体鳞状细胞癌24例报道吴毅,王俊德,李端树,王弘士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上海200032)有关青年人舌体鳞状细胞癌文献已有报道。我科于1979~1987年间收治35岁及35岁以下青年人舌体鳞癌24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发病情况8年间...
吴毅王俊德李端树王弘士
关键词:舌肿瘤舌体鳞癌青年人
鼻咽癌放疗失败的手术治疗进展
1997年
鼻咽癌放疗失败的手术治疗进展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市330006)余济春王弘士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首选放射治疗,尽管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中晚期者仅为20%~30%(1)。...
余济春王弘士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外科手术
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颈乳糜瘘的模拟实验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 研究持续强负压吸引在治疗颈乳糜瘘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YBDS13 型微电脑输液泵、新鲜离体静脉与肌肉及废弃输血袋为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颈部乳糜瘘的模拟实验 结果 实验组Ⅰ( 静脉含肌肉者) 的侧支流速随着负压从0 上升至5 kPa 和60 kPa 绝对值时,侧支流速从每3 min 的1.4 ml 升至5.04 ml 和9.30 ml,而负压袋引流量从每3 min 的8.6 ml 减少至4.96 ml 和0.70 ml。 结论 持续强负压吸引不同于一般负压吸引;它不但具有后者的引流作用,还具有后者没有的间接对瘘口加压、堵塞、促进胸导管侧支循环的双重作用。
王弘士殷之平
关键词:颈清扫术负压引流术乳糜瘘颈部
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臂丛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臂丛神经鞘瘤术前MRI表现。观察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肿块大小、边界、信号、强化特征及范围。结果MRI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的根、干及分支,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影。36例臂丛神经鞘瘤平均直径为4.9cm,均表现为沿臂丛神经根生长的肿块,其中3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长圆形肿块。MRI显示,16例表现为均匀的T_1WI低或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_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0例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区,所谓的“靶征”,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臂丛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的发生部位、形态学表现及MRI信号特点,对本病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周正荣李国栋彭卫军王弘士董震
关键词:臂丛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喉返神经麻痹的CT表现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喉返神经麻痹的CT表现,探讨其解剖和病理形态变化基础,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2001至2003年经临床诊断的喉返神经麻痹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颈部CT增强扫描,范围从舌骨水平到上胸部水平,层厚及间隔均为5 mm。结果喉返神经麻痹后,CT检查可出现一系列相应表现: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及环杓关节前内侧移位,同侧梨状窝扩张、松弛27例(84.4%);喉室扩大16例(50.0%);声带不对称且固定11例(34.4%)等。结论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内肌,其麻痹后所支配的肌肉群可以发生去神经性萎缩。CT扫描可以有效地显示其相应改变,同时有助于明确麻痹原因。
吴斌彭卫军顾雅佳王弘士杨天锡
关键词:喉返神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与争论被引量:1
1993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历来存在争论。我科30余年来治疗甲状腺癌1780例的过程亦反映出这种争论。现将我们的经验教训提出供参考讨论。一、甲状腺切除范围主张全甲状腺切除者认为 (1)一叶甲状腺癌播散至对侧甲状腺的比例可高达19~88%,切除全甲状腺就可避免这种潜在的复发。(2)未分化甲状腺癌中21%由分化好的转化而来,对侧叶的播散灶同样可转化成未分化癌。(3)全甲状腺切除后有利于用^(131)Ⅰ的检测与治疗。(4)
王弘士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