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浅表病变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被引量:8
- 2011年
- 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早期治疗的非经胸化极大地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求,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正是内镜医师对这种追求的现实体现。本文就本院的食管病变ESD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 王福生单际平蒋丹斌蔡霞乐红琴沈秀萍孙剑珊王志祥仇玉平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癌生活质量内镜医师食管病变
-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含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c-KIT或PDGFRA的活化突变。目前,GISTs的诊断主要依靠在免疫组化上CD117的阳性表达。但有报道4%-15%的GISTs患者CD117染色标记为弱阳性或阴性。近年来发现对于组织形态学上符合GISTs诊断而CDll7阴性患者可用免疫组化检测DOGl的表达来辅助诊断。DOGl是GISTs目前为止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标记物。本文对50例GISTs患者肿瘤切除标本的DOGl的免疫组化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为GIST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傅长来蒋丹斌唐光华乐红琴王志祥杨勇沈秀萍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GISTS间叶源性肿瘤CD117阴性患者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颗粒细胞瘤2例报道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食管颗粒细胞瘤(GCT)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食管GCT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ESD治疗食管GCT安全、可靠,可完整切除病灶。
- 唐光华单际平蒋丹斌朱建清傅长来王志祥杨勇郑影影
-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病理学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附3例报告)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唐光华蒋丹斌单际平朱建清傅长来王志祥杨勇朱燕
- 关键词:肿瘤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runner腺瘤伴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黑便1周”于2016-04-12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起无明显诱因每日解成形黑便一次,量约100~150g,时有嗳气、反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无晕厥、黑朦,无畏寒、发热。起初未予重视,后渐出现纳差、乏力、头昏等表现,睡眠、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平日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否认长期非甾体消炎药服用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稍活跃,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1g/L;粪隐血试验(+);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AFP均阴性。胃镜检查: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黏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和肿物,十二指肠球部后壁见一巨大条状隆起性病变(图1A);活检病理:黏膜组织慢性炎症。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腹增强CT:十二指肠球部见肿块,延伸至降部。
- 唐光华蒋丹斌单际平朱建清傅长来王志祥杨勇朱燕郑影影
- 关键词: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胃肠出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柴芍承气汤在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胃管鼻饲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两组均采取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及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血糖稳定、抑酸、抗胰酶分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生长抑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胃管注入,每次1剂,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73±2.80)d、(2.83±1.16)d、(6.49±3.20)d、(1.87±0.83)d、(8.12±2.21)d、(11.47±4.23)d、(5.12±2.85)d、(2.38±2.15)d、(15.86±4.27)d,对照组分别为(8.40±4.19)d、(4.25±1.26)d、(9.52±4.07)d、(4.82±3.14)d、(10.32±3.63)d、(15.40±5.82)d、(8.42±4.96)d、(6.84±3.69)d、(21.79±6.85)d,治疗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管鼻饲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能快速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提高了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傅长来郑影影唐光华朱颖玲蒋丹斌吴红铃唐晓华王志祥杨勇
- 关键词:柴芍承气汤重症胰腺炎胃管鼻饲
- 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微探头超声(MPS)能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并初步定性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完整切除病变,目前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研究少见。目的:评价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胃镜检查发现的89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MPS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然后采用ESD切除病变,分析手术情况。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和间质瘤为主,MP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总体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83.1%对51.7%,P<0.05)。82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平均直径为12.6 mm,平均手术时间28.2 min,ESD完整切除率100%;5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平均直径为13.8 mm,平均手术时间48.5 min,ESD完整切除率71.4%,其余2例固有肌层病变因难以控制的出血和黏连而行外科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MPS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应作为内镜下治疗的术前常规检查。MPS引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 唐光华蒋丹斌单际平乐红琴郑影影傅长来王志祥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微探头超声平滑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