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旅游
  • 5篇伦理
  • 4篇灾害
  • 4篇灾害旅游
  • 3篇旅游伦理
  • 2篇学科
  • 2篇悖论
  • 2篇悖论研究
  • 2篇文化
  • 2篇旅游地
  • 2篇旅游地生命周...
  • 2篇旅游者
  • 2篇伦理冲突
  • 2篇伦理悖论
  • 2篇教育
  • 1篇道德
  • 1篇学科背景
  • 1篇学科核心
  • 1篇学位
  • 1篇研究生教育

机构

  • 1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作者

  • 15篇王晓华
  • 6篇马耀峰
  • 4篇白凯
  • 4篇李天顺
  • 1篇谢雪梅
  • 1篇郑鹏
  • 1篇王洁洁
  • 1篇王莉霞
  • 1篇孙根年
  • 1篇李九全
  • 1篇张玲

传媒

  • 3篇旅游学刊
  • 2篇人文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开发研究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旅游(下...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研究
2023年
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概念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马尔可夫链等方法,测度2011—2019年黄河流域76个地级市综合发展指数、数字鸿沟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结合OLS模型探究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1—2019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数字鸿沟整体格局不断优化,耦合协调度总体上由轻度失调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转变;黄河流域在综合发展指标和耦合协调等级上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下游强,上游弱”现象较为普遍,并呈现出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格局;社会经济、产业优化、数字基础设施、科技产出、人才供应、城市绿化等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与理论内涵,从倾斜数字化发展的重心、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王晓华王文文
关键词: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智慧城市
谷崎润一郎小说“妖妇型”女性形象研究
谷崎润一郎被认为是日本唯美主义作家代表之一,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对美与艺术的探寻,他始终认为艺术是高于生活的存在,也一直秉持着“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在他笔下,女性就是美与艺术的化身,所以谷崎文学的主题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
王晓华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妖妇女性形象
文献传递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旅游学科核心体系的思考被引量:5
2009年
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国际和国内旅游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公认的学科核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目前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导向色彩,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研究,其片面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将环境、社会问题纳入框架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审视,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发生学、系统观视角来讨论旅游学的核心,尝试建立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从发生学角度看,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既包括旅游者活动,也包括旅游供给方的各项活动,可将其归纳为旅游经济系统、旅游环境系统和旅游社会系统。与此对应,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旅游学科体系也应该以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三者并重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应考虑旅游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社会关系和环境影响,也应考虑把其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对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王晓华马耀峰李天顺
旅游发展视角下陕西华阴老腔的现代性展演与地方性表述被引量:9
2018年
以陕西华阴老腔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融入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分析老腔在展演中地方性保持与现代性适应的问题。研究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华阴老腔的现代性展演与地方性表述呈现结构化过程,该过程介乎于旅游者、旅游活动与旅游业之间,是旅游内生悖论的必然;也是华阴老腔在全球化条件下保持地方性的权宜之策,是现代性与地方性相互嵌入和转换的过程。具体包括:主体上,地方文化精英对官方与民间几方面力量的协调;动机上,自我意识和自我呈现通过旅游凝视对他者认同的响应;内容上,日常生活的符号化与符号化导致的非日常展演;结果上,由时空移植导致的地方性异地表达与非地方展演之间的妥协。
王晓华白凯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华阴老腔
旅游中的道德与利益:二元对立还是一元统一?被引量:4
2014年
1.问题的提出:乱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中的伦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其中既包括对普适性的框架、原则、规范的探讨,也包括对各种群体、各种特殊形式的具体旅游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
王晓华白凯
关键词:旅游研究二元对立道德伦理问题
基于混沌理论哲学观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被引量:2
2010年
从1980年Butler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之后,中外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通过引入混沌理论哲学观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探讨,研究旅游地系统中的奇异吸引子、初值敏感性及自相似结构等问题,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预测意义等作了探索,认为旅游地的成长必须围绕其奇异吸引子进行,也就是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再生性开发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
王晓华马耀峰李天顺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者伦理悖论研究——以四川灾害旅游为例
随着二战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其关键在于旅游本身的内在结构性的伦理悖论。旅游伦理悖论的产生和消解既取决于旅游者的自我约束,又与旅游的情境设置有关。而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了旅游伦理悖论方面...
王晓华
关键词:旅游伦理伦理悖论灾害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被引量:20
2019年
我国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实践中相辅相成,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竞争力源于其差异性和地方性,而非遗则保存了目的地的地方性和独有的品质,并在实践中成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传承人制度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实发展中这一制度也有值得思考之处。
王晓华
关键词:文化精英旅游化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旅游吸引力
试论灾害旅游的伦理均衡被引量:2
2010年
灾害旅游作为汶川灾后重建的一种发展思路而受到关注,而这必然会涉及伦理问题。本文基于伦理学视角,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作为灾害旅游中矛盾双方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冲突及伦理问题,即各自在道德和利益两方面的矛盾。通过伦理视角来审视灾害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创新性。本文认为,在灾害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旅游者与旅游地,道德和利益之间的均衡关系;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用外在的力量来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并通过教育,以加强自律的方式引导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
王晓华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关键词:旅游伦理灾害旅游伦理冲突伦理
旅游者伦理悖论研究
随着二战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其关键在于旅游本身的内在结构性的伦理悖论。旅游伦理悖论的产生和消解既取决于旅游者的自我约束,又与旅游的情境设置有关。而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了旅游伦理悖论方面...
王晓华
关键词:旅游伦理伦理悖论灾害旅游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