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武军

作品数:260 被引量:78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7篇心脏
  • 65篇手术
  • 41篇外科
  • 32篇动脉
  • 22篇术后
  • 20篇外科治疗
  • 20篇细胞
  • 20篇瓣膜
  • 19篇体外循环
  • 19篇外循环
  • 17篇心脏瓣膜
  • 17篇肿瘤
  • 17篇外科手术
  • 16篇食管
  • 15篇心脏移植
  • 15篇胸腔
  • 15篇主动脉
  • 13篇手术治疗
  • 13篇切口
  • 10篇直视

机构

  • 130篇南方医科大学...
  • 7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广州军区广州...
  • 7篇川北医学院附...
  • 7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15篇王武军
  • 65篇蔡开灿
  • 42篇王振康
  • 38篇邹小明
  • 30篇邹小明
  • 23篇张振
  • 21篇王文林
  • 20篇蔡瑞君
  • 16篇刘亚湘
  • 14篇杨锡耀
  • 13篇陈钢
  • 13篇吴旭
  • 13篇张振
  • 13篇黄志勇
  • 12篇王昊飞
  • 11篇邓志刚
  • 9篇毛向辉
  • 8篇钟世镇
  • 8篇高旭辉
  • 8篇吴华

传媒

  • 31篇第一军医大学...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5篇中国现代医学...
  • 12篇广东医学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中国局解手术...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3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14篇2007
  • 26篇2006
  • 20篇2005
  • 11篇2004
  • 12篇2003
  • 17篇2002
  • 19篇2001
  • 8篇2000
  • 11篇1999
  • 1篇1998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性心内膜炎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近10年收治的1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致病菌及治疗、预后等临床特点,总结IE的变化。方法对近10年本院收治的112例IE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平均年龄46±17.1岁,其中70例(62.5%)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按发病高低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32例(28.6%),先天性心血管畸形22例(19.6%),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16例(14.3%)。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3.8%)、贫血(77.7%)、充血性心衰(33.0%)、栓塞现象(32.1%)等。超声心动图提示瓣膜或心内膜赘生物105例(93.8%)。血培养阳性者61例(58.1%),按检出率高低依次为链球菌(23例)、葡萄球菌(22例)等。91例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出院,1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衰(8例)、肺栓塞(2例)及脑出血(1例)。结论 IE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致病菌等发生了变化,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仍较高,需临床医生提高警惕。
何胜平陈雅华张振王振康王武军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超声心动描记术外科治疗
深低温停循环在腔静脉内瘤栓清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深低温停循环应用在腔静脉内瘤栓清除术中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12至2007-06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清除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内瘤栓21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体外循环转流86~118min,平均(102.33±16.52)min,停循环36~64min,平均(47.12±10.86)min。术后全部患者清醒,术后清醒时间6~72h,平均(14.32±6.98)h,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8~120h,平均(20.54±10.72)h。1例术后6天死于心力衰竭、1例术后19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其余均康复出院,随访6~64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对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内的瘤栓清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保障。
邹小明王武军刘亚湘郑少斌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瘤栓
膈肌代食管手术可行性的动物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猪膈肌的结构和动脉血供,探讨对猪行膈肌代食管手术实验的解剖学可行性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杂种长白猪6头经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CT扫描后将图像导入计算机行三维重建,并观察膈肌各条供血动脉的起源、走形、和分支;完整切取膈肌组织行X线摄片,观察各动脉在膈肌上分支、供血范围及相互的吻合;同时对膈肌进行大体解剖和测量。结果猪膈肌位置及结构与人类存在部分差异,其血供主要来自肌膈动脉、后肋间动脉、心包膈动脉及膈动脉,其主干和主要分支在重建图像上基本可显示,在X线图上可见其在膈肌上的分支丰富,相互吻合广泛。结论从猪膈肌的结构、动脉血供来看,具备作为带蒂组织瓣行食管替代的解剖可行性;而以膈动脉为血管蒂取组织瓣应为该手术最佳选择。
邓荟王武军王兴海张振郭少鸣王昊飞
关键词:膈肌食管重建三维重建
胞必佳胸腔内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观察胞必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了解其毒副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997~2000年我院行胸腔恶性肿瘤术后出现顽固性胸腔积液者13例,采用胸膜腔内注入胞必佳1000μg+生理盐水20ml,24 h后排尽胸水.以同样方法再次注入胞必佳600μg,拔除胸管,治疗前后摄胸片对照,治疗前胸水按每日胸水量及3 d胸水量之和评估,治疗后以X线片或胸透结果为准,疗效判定参照Millar制定的标准.结果 13例中,完全缓解6例(46.2%),部分缓解5例(38.5%),总有效率84.7%.结论胞必佳胸内注射治疗术后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无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不良反应.
黄志勇邹小明王武军杨锡耀陈钢
关键词:胸腔积液胞必佳肿瘤转移胸腔内注射
胸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体会(附16例报道)
2013年
目的探讨胸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预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胸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16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病变骨切除,7例行局部病灶清除,1例椎骨病变行彻底刮除,椎板减压,3月后行胸骨,肋骨病灶清除。局部病灶切除的患者术后1月加用局部放疗20—30GY。结果随访6月~18年,14例获治愈,2例多发病灶骨盆病灶无变化。结论胸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选用病变骨切除或病灶清除术后加用放疗,效果良好;外周血嗜酸性细胞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随诊中判断有无复发的重要指标之一。
邓志刚魏蜀亮谢俊豪王武军蔡瑞君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胸骨肋骨
HLA配型在心脏移植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 (HLA)配型在心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进行供受者外周血HLA基因分型 ,采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HLA -Ⅰ类抗原分型。结果 :供受体之间HLA有 6个抗原相合 :A2 4 (9) ,Bw6 ,DR1 5(2 ) ,DRw51 ,DRw52和DQ6(1 ) ,有 5个抗原相合 :A30 (2 9) ,B54(2 2 ) ,Bw4 ,DR1 7(3)和DQ2 ,术后患者心功能正常 ,术后 1 60d无排斥反应。结论 :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邹小明王武军武大林王从容张振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心脏移植
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疗效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下与胸骨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Ⅰ、Ⅱ期胸腺瘤和Ⅰ、Ⅱa、Ⅱb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其中行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25例(腔镜组),胸骨劈开胸腺扩大切除术28例(胸骨劈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术后并发肺炎方面优于胸骨劈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住院总费用、MG患者术后疗效与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2~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Ⅰ、Ⅱ期胸腺瘤和Ⅰ、Ⅱa、Ⅱb型MG患者,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王禹冰王武军蔡瑞君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
坚持“三个结合”开展管理性审计
2003年
张振王武军王振康邹小明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审计工作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合并蚕豆病的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脏病伴蚕豆病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该院1990年1月~2004年6月的5例心脏病伴蚕豆病患者的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心脏病伴蚕豆病的病人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特别注意因为溶血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术后的顺利恢复。
邓志刚王武军蔡开灿王振康邹小明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病蚕豆病急性肾功能衰竭
影响创伤性膈疝或膈肌损伤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分析—附51例报告
王武军蔡开灿熊刚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