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膀胱
  • 16篇细胞
  • 15篇肿瘤
  • 11篇膀胱癌
  • 9篇膀胱肿瘤
  • 8篇免疫
  • 7篇蛋白
  • 7篇B7-H1
  • 6篇逃逸
  • 6篇细胞癌
  • 5篇淋巴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癌
  • 4篇肾细胞
  • 4篇尿路上皮
  • 4篇尿路上皮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肾细胞癌
  • 3篇手术

机构

  • 35篇青岛大学
  • 12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47篇王永华
  • 24篇牛海涛
  • 12篇邵世修
  • 12篇于芹超
  • 12篇刘静
  • 9篇李丹
  • 8篇杨学成
  • 7篇曹延炜
  • 6篇王新生
  • 6篇孙立江
  • 4篇骆磊
  • 4篇纪传彪
  • 4篇公欣海
  • 4篇杨学成
  • 4篇崔杰
  • 4篇董胜国
  • 4篇贾月峰
  • 3篇王晓
  • 3篇王丽萍
  • 2篇陈志红

传媒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精准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全国外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L1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免疫关卡点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LDR技术分别检测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213例BUC患者和25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和rs2297136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BUC发病风险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UC组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GG基因型个体发生BUC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83倍(95%CI:1.82~4.64,P<0.01),携带G突变基因(CG/GG基因型)个体BUC发病风险是CC型基因个体的1.53倍(95%CI:1.01~2.24,P<0.01),同时BUC组rs4143815位点携带G突变基因频率与BU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而在rs2297136位点,BUC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CC、CT及TT基因型个体之间发生BUC的风险亦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PD-L1基因3’UTR的rs4143815位点SNP与BUC的发病风险和恶性进展可能具有相关性。
刘静王永华于仑牛海涛刘勇孙立江
关键词:膀胱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一种动物血红蛋白多肽微胶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物血红蛋白多肽微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血红蛋白、制备血红蛋白多肽以及制备蛋白多肽微胶囊等步骤。本发明设计可以提高血红蛋白多肽的产量,且可以延长成品的保存期限,降低蛋白多肽的...
牛海涛王永华李丹骆磊
文献传递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在高危性非肌层浸润性(T1G3)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在人类恶性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探索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在高危性非肌层浸润性(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研究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结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在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率为96%(77/80),而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仅为15%(3/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同时,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的异常表达与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有关(P〈0.001,P=O.002);另外,过量表达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与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高复发率有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蛋白高表达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蛋白低表达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蛋白表达水平是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提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蛋白在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存在着过度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可以作为T1G3期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杨猛于芹超于伟伟刘静牛海涛黄巍王永华
关键词:膀胱癌
泛癌中FXYD3预后和免疫浸润分析
2023年
FXYD3作为一种跨膜蛋白,具有离子通道或离子通道调节的作用。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提示FXYD3与某些肿瘤关系密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探索FXYD3在泛癌中的作用,从加州大学圣克鲁兹西纳分校(UCSC)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数据,分别对TCGA_GTEx、TCGA和TCGA配对样本中FXYD3的表达进行研究。随后,我们对TCGA数据库中肿瘤进行Kaplan-Meier分析,并对FXYD3影响预后的肿瘤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我们构建并评估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和肾透明细胞癌(KIRC)的列线图模型,以证明FXYD3在肿瘤中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此外,我们证实FXYD3与免疫细胞浸润也有关系。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我们探索FXYD3相关基因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信号通路。我们的研究发现FXYD3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差异表达,并与多种肿瘤的临床结局及免疫微环境相关,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总之,我们认为FXYD3可以作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癌症免疫治疗靶点。
秦瑞泽王永华
关键词:预后
阻断B7-H1通路增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与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差异以及B7-H1阻断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的外周血,用rhGM-CSF、rhIL-4和rhTNF-α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离DCs,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然后于膀胱癌DCs组加入B7-H1的阻断型抗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B7-H1阻断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阻断后DCs分泌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低于正常人外周血DCs,而加入B7-H1阻断型抗体阻断B7-H1后,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其分泌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分泌IL-12水平明显增加。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其机制可能与DCs表面B7-H1的诱导高表达有关,而B7-H1阻断能够增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的免疫功能。
李贤军王永华于芹超刘静王硕高建楠孙立江
关键词:膀胱肿瘤B7-H1树突状细胞免疫逃逸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性尿崩症(CNDI)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H)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NDI伴HH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0岁,以多饮、多尿和性腺发育延迟为主要表现;禁水试验阳性;试验性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3天,多饮、多尿症状无明显改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减低,睾酮增加幅度稍低;基因检测提示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VPR2)基因纯合突变。AVPR2基因突变所致CNDI诊断明确,同时考虑伴有HH。给予调整饮食结构,低钠饮食;口服氢氯噻嗪50 mg/次、2次/天,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 000 IU/次、2次/周,治疗1个月后复诊,多饮、多尿症状明显改善。继续用上述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诊,睾丸体积无明显改善,睾酮0.38 ng/m L,临床效果欠佳。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 000 IU/次、2次/周)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75 IU/次、2次/周),治疗6个月复查睾丸体积较前增大(2 m L),睾酮水平较前升高(0.6 ng/m L),效果较好。结论 CNDI合并HH患儿临床少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基因筛查可明确诊断,给予调整饮食、氢氯噻嗪及促性腺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刘静王永华陈志红李堂
关键词:基因突变
一种驴鞭食用胶原蛋白肽-明胶复合胶囊壁材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驴鞭食用胶原蛋白肽‑明胶复合胶囊壁材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制备驴鞭胶原蛋白肽、制备明胶液以及制备驴鞭胶原蛋白肽‑明胶复合胶囊壁材。本发明经生物酶制剂处理得到驴鞭胶原多肽,3小时内可...
牛海涛王永华李丹贾月峰
文献传递
原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亚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病理亚分期在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以及T1me(T1-微浸润和T1-广泛浸润)亚分期系统作为T1G3患者亚分期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原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7例,其中56例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阅片及随访完整。按照T1me分期法,将56例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获得的病理标本分为T1m期17例(A组)和T1e期39例(B组),然后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基础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5年无复发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膀胱灌注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37)、5年无进展生存率(P=0.0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m期患者预后优于T1e期患者。结论病理亚分期是判断原发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T1me分期法作为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亚分期的分期方法客观、实用、易行。
韩雨于芹超曹延炜王永华岳德志
关键词:T1G3尿路上皮癌
一种动物血红蛋白多肽冷冻干燥粉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物血红蛋白多肽冷冻干燥粉化方法。包括制备血红蛋白、制备血红蛋白多肽以及对血红蛋白多肽溶液进行处理等步骤,最后得到血红蛋白多肽粉。本发明设计可以保证血液原料的活性,提高血红蛋...
牛海涛王丽萍王永华李丹
文献传递
基于5G通讯技术的国产机器人辅助远程肾切除术初步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5G通讯技术采用国产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4月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的3例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61(49~73)岁;体质指数平均23.73(20.00~27.76)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2级1例,3级2例。患者均符合无功能肾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实施手术的主刀医生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控制操作台(主系统),远程操纵其他地区3家基层医院(网络通讯距离分别为82.5、141.0、229.0 km)的床旁操作系统(从系统),利用5G无线通讯技术传输图像和操作指令,进行远程肾切除术。总结术中网络情况、机器人运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结果3例远程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手术的网络信号延迟时间平均27.3(23~30)ms,未出现数据包丢失现象,总延迟时间平均177.3(173~180)ms;肾切除时间平均79.3(52~11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1(15.6~41.9)ml。术中未发生网络相关不良事件;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3次,均表现为操纵臂和床旁机械臂的主、从运动不一致,按复位键清除操作误差后修复,均未对手术结果造成影响。术后排气时间平均60.5(38.5~78.0)h,术后24h VAS评分平均3.7(3~4)分;3例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均为Ⅰ级。术后30d复查,患者均无明显异常,随访6个月患者均康复顺利。结论基于5G通讯技术行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远程肾切除术,无严重不良事件及手术并发症发生,该技术安全、可行,但结论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苑航杨学成骆磊焦伟王永华张铭鑫冯伟李林林张志磊余永波田东旭褚光迪牛海涛
关键词:机器人肾切除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