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康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包
  • 3篇心包积液
  • 3篇积液
  • 2篇心脏
  • 2篇皮穿刺
  • 2篇介入
  • 2篇介入诊断
  • 2篇经皮穿刺
  • 2篇二尖瓣
  • 2篇超声
  • 2篇成形术
  • 2篇穿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导管内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扑动

机构

  • 7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天津港口医院

作者

  • 7篇王瑞康
  • 3篇梁爽霖
  • 3篇王蓉
  • 3篇吴建国
  • 2篇董其克
  • 2篇张国琴
  • 2篇张志尧
  • 1篇耿庆国
  • 1篇陈树勋
  • 1篇梁春卉
  • 1篇姜华
  • 1篇吕建国
  • 1篇卢凤民
  • 1篇吕增城
  • 1篇裴诚民
  • 1篇王绍军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二尖瓣气囊成形术
1995年
张国琴吕增城吕建国耿庆国王瑞康
关键词:二尖瓣气囊成形术穿刺术
超声监测非外科经皮心包活检引流灌洗术——附六附报告被引量:3
1994年
心包积液的内科诊疗常用心包穿刺术,但能获病因学证据者仅为20%~25%。口服药物治疗在心包腔很难达到有效浓度,所以大部分心包积液病人经久不愈,或产生急、慢性心包填塞,甚至可引发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吴建国王蓉梁爽霖王瑞康董其克姜华
关键词:心包积液活检
超声心动图监测经皮介入诊断治疗心包积液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原因不明心包积液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皮心包多部位活检、引流、灌洗诊断治疗此病的效果。方法:80例病人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皮穿刺用塞林格技术放入止血鞘,通过鞘内用活检镜行多部位心包活检。标本经病理常规及免疫组化(Keratin法)在光镜及电镜下检查经病因学包括多聚酶链反应(PCR)查出病因。经鞘内用猪尾导管引流出所有积液,进行3~14天病因灌洗治疗,然后拔出导管。结果:病因诊断率达86%以上,经3~6个月随访,治愈率达9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新方法将介入技术应用于心包积液,集诊断、治疗于一体,较以往心包穿刺等方法有明显优越性。此法安全,适用于各级医院推广应用,国内外尚无同类方法报道。
吴建国梁爽霖王瑞康董其克张志尧王蓉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介入诊断
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四例报告
1990年
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气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均获成功,左心房平均压自术前22.0±3.3降为8.5±2.6mmHg(P<0.001),二尖瓣压力阶差自17.0±1.8降为6·5±2.1mmHg(P<0.001),肺动脉收缩压自32.8±9.1降为15±4.8mmHg(P<0.05),二尖瓣口面积自1.25±0.04扩大至2.34±0.19cm^2(P<0.001),随访1个月至2个月患者心功能及二尖瓣口面积持续改善,左心房前后径自术前53.3±2.4mm 缩小至43.8±3.6mm(P<0.001)。PBMV 无须开胸手术,痛苦少,术后康复快,短期或长期疗效与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相似,基本上可替代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王瑞康张国琴陈树勋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手术心脏
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顽固快速持续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一例报告
1996年
患者 女,43岁。发现患“肥厚型心肌病”8年,心悸、胸闷加重1周来诊。查体:神清,双肺清,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心功能Ⅱ级,血压20/11kPa(150/80mmHg)。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心房率250次/分,心室率125次/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厚兼劳损(图1)。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25mm,左室后壁厚16mm,左室流出道28mm,左心房41mm,左心室47mm,左室射血分数69%,超声诊断:肥厚型非梗阻型心肌病。入院后,心室率一直持续在125次/分左右,曾先后应用:
王绍军王瑞康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房扑动
经皮导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恶性心包积液(附50例报告)被引量:24
1996年
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是临床一难题。为探讨经皮导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作者在超声监测下心包穿刺,用塞林格技术放入止血鞘,经鞘放入活检钳进行多部位心包活检。标本经系列病理学检查确诊。通过鞘内放入猪尾管彻底引流出积液。根据病理选择敏感抗癌药物灌洗,3~5天后积液不再产生后拔出导管。本组50例病人肿瘤诊断率达96.0%以上,经3~6个月随访,完全缓解率达96.0%,无合并症。此方法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对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吴建国梁爽霖张志尧王瑞康裴诚民王蓉
关键词:心包积液导管插入术心脏肿瘤
Brugada氏法诊断宽QRS心动过速在急症中的应用
1996年
本文应用Brugada提出的分步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宽QRS心动过速急诊患者共92次发作时心电图进行分析后认为: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此法简便易行,对室速的诊断特异性为0.965,每感性为0.987,尤其心前导联缺乏R-S图形的诊断标准是掌握此法的关键,可使绝大多数室速患者得到正确诊断,但对其它宽QRS心动过速仍需结合临床做出判断。不论何种宽QRS心动过速,如血液动力学稳定则可按此法进行分析并给予药物治疗,否则应立即给予电转复。该方法值得在急症中推广和应用。
梁春卉王瑞康卢凤民
关键词:宽QRS心动过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