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诊断
  • 1篇蒂部
  • 1篇多普勒超声诊...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阻力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显像
  • 1篇血流显像分析
  • 1篇乳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声像图
  • 1篇胎儿
  • 1篇胎儿异常
  • 1篇能量多普勒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王迎
  • 3篇陈小燕
  • 2篇张敏
  • 2篇陈卉品
  • 2篇陈勇刚
  • 1篇李锐
  • 1篇朱淑兰
  • 1篇余亮
  • 1篇林巧端
  • 1篇李兴财
  • 1篇何文献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腿肌层肿块的诊断价值(附30例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大腿肌层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大腿肌层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比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腿肌层肿块中恶性肿瘤8例(26.7%),包含黏液性纤维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未分化多形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良性肿瘤18例(60.0%),包含脂肪瘤、神经鞘瘤、血管瘤、血管脂肪瘤和黏液瘤;肿瘤样病变4例(13.3%),包含肌肉脓肿、骨化性肌炎、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诊断大腿肌层肿块的总符合率为53.3%(16/30),其中,良性肿瘤符合率(72.2%),高于恶性肿瘤符合率(12.5%)及肿瘤样病变符合率(50%)。结论大腿肌层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余亮陈勇刚陈卉品王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大腿
子宫浆膜下肌瘤蒂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被引量:5
2011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子宫浆膜下肌瘤是其中一种,超声是其首选检查方法,一般不难诊断。当浆膜下肌瘤的蒂过长使之与子宫完全分离时则难以与卵巢肿瘤或盆腹腔其他来源肿块相鉴别,给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带来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01~2010.12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5例子宫浆膜下肌瘤蒂部超声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通过超声显示肌瘤蒂部,明确诊断浆膜下肌瘤,为鉴别盆腔包块来源及性质提供依据。
陈小燕王迎张敏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血管阻力
超声检查附脐静脉开放腹壁静脉曲张在门静脉高压临床分型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高压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进行研究,确定门脉高压分型。方法超声检查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3例布加综合征及6例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3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吻合情况及血流方向。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腹壁静脉曲张在脐以上血流流向头端,而脐以下血流流向腹端。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组,血流均流向上胸端。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未见脐静脉开放及腹壁静脉曲张。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的情况,可明确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为肝前、肝内及肝后门静脉高压分型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对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陈勇刚王迎何文献李锐朱淑兰林巧端
关键词:超声检查附脐静脉门静脉高压
胎儿异常泌尿道扩张产前超声诊断被引量:2
2010年
陈小燕王迎张敏陈卉品
关键词:胎儿泌尿系畸形超声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
2008年
目的:本文就甲状腺疾病的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全面综述,描述甲状腺弥漫性及结节性病变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以及甲状腺不同病变的特异征象,对甲状腺结节性肿块的良恶性鉴别点做出总结,并提出由甲状腺癌引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参数改变。
王迎李兴财
关键词:超声彩色多普勒甲状腺
小乳癌高频声像图及血流显像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小乳癌高频声像图及彩色能量多普勒显像特征,探寻超声诊断小乳癌的有效指标。方法采用GELogiq9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9例乳腺内直径小于2cm的实质性肿块进行常规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能量图显像,获取肿块二维影像、血流分布数量、采集病变内部恒定的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等多参数指标,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良恶性小肿块可能的鉴别指标。结果恶性组显示纵横比≥0.8;边界模糊、蟹足状;肿块内探及簇状沙砾钙化,以上指标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良恶性病灶内血流均不明显,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对小乳癌诊断需要进行多参数的综合分析,病灶纵横比值、边缘、簇状微钙化比血流测定更有鉴别意义。
王迎陈小燕
关键词:超声检查能量多普勒小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