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 作品数:1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江阴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省江阳市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新形势下江阴社区党员队伍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江阴市在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保障体系、长效机制、有效载体、网络平台和服务内涵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创新,形成了具有江阴特色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 王锋
- 关键词:党员教育管理
- 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破解治理难题
- 2020年
-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就是把项目化管理理念引入基层党建工作中, 从强化党组织书记 "第一责任人"职责入手,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党建和发展难题, 通过 "书记抓项目,项目抓书记"形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工作模式. 近年来各地党建书记项目的特色实践表明,党建书记项目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细心审题、悉心选题、精心答题,解决好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问题.
- 王锋
- 关键词: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方法论实践论
- 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实现探究——以江苏省江阴市委党校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基层党校是意识形态"常识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意识形态"变压器"和"种子站"的功能,承担着思想引领的重任。江苏省江阴市委党校通过"武装武装者,引领引领者"、"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拉长战线、增强影响"等路径,探索了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基层党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 王锋
- 关键词:基层党校意识形态
- 党建带社建的关键:党组织自身和谐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 2014年
- 以党建带动社建,推动城乡社区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党组织自身和谐的实现。党组织自身和谐又取决于它与社会结构的和谐、其组织内部的和谐以及它与群众关系的和谐。江苏省江阴市通过构建社区党建组织体系、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和社区党建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契合、自身组织结构的和合以及与群众关系的融合。
- 王锋
- 关键词:教育管理体系
- 无锡农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的调查
- 2013年
- 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关乎无锡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着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为全面了解分析无锡市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能力素质状况和思想动态.寻找更加有效的队伍建设路径.笔者先后赴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等市(区),运用点面结合、市镇联动、三级调研、四类座谈、典型剖析的方法.对无锡市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
- 王锋
-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书记履职
- 县级党校科研:着力点、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及实现路径
- 2017年
- 县级党校科研工作既有科研共性,又具有不同于上级党校、高校、科研院所的鲜明特点和规律。县级党校的科研着力点主要侧重实证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意识形态"常识化"工作。功能定位应统筹发挥"学校"与"部门"作用,重点突出"基层"与"党校"特色,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思想理论宣传服务,为基层干部成长服务,为党校教学培训服务。目标任务应立足县域实际,强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两个规律"研究。实现路径的关键是处理好"中心"与"基础"、数量与质量、个人主动与制度驱动三大关系。
- 王锋
- 党课宣讲要具备“三重品格”
- 2018年
- 党课宣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一堂党课既'上接天线',体现理论、政策的'原汁原味',又'下接地气',让学员听得'有滋有味';既条分缕析讲出教师的'心得体会',又生动通俗得让学员'心领神会';既旁征博引让论点'有理有据',又紧贴实际让学员感觉'有效有用'?结合近十年的基层宣讲实践,笔者认为,宣讲者必须具备'三重品格'。
- 王锋
- 文旅融合视域下徐霞客IP开发的路径研究——以江阴市为例
- 2024年
- 文旅融合背景下,作为稀缺资源的历史文化名人IP对于塑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徐霞客作为江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资源,在产业化开发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短板。应借鉴先进地区的IP开发经验,从产业、产品、科技、营销、配套等方面入手,全面打响“游圣文化”品牌。
- 王锋
- 中小城市混合型社区的治理困境与应对——以江苏省江阴市S社区为例
- 2018年
- 混合型社区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区体制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过渡性社区形态。当前,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混合型社区存在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畅、居民自组织发育不足、社区不稳定因素相对较多等多重困境。为此,要进一步理顺社区体制机制,加速对接融合;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机制,引导居民积极有序参与社区事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有效回应各类需求。
- 王锋
- 苏南镇街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江阴实践
- 2021年
- 工业是苏南的经济之本和发展之基,工业经济是苏南的金名片,镇街工业园区是苏南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各镇街工业园区快速发展,为苏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低效工业用地比重较大、传统产业能级较低、园区管理和基础设施配套薄弱、产业链偏短偏窄和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江阴镇街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特色实践,则可为各地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 王锋
-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园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