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6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的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回顾性调查60岁及以上的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e,DILI)患者,探讨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2012年86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老年DIL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引起肝损药物、伴随药物、临床表现、生化免疫、辅助检查,合并疾病和预后等,观察老年DILI的临床特点及规律.结果 DILI患者共86例,男性37例,女性49例,年龄60~89岁,平均(74.0±7.7)岁.引起老年DIH的药物以中草药为主(31.4%),其次分别为抗生素(10.5%)、激素类(10.5%)、他汀类降脂药物(9.3%),其他药物种类还包括化疗药、降糖药、神经精神类、NSAID等.各项生化免疫指标与预后分析发现AST、GGT较高者提示预后不良[(195.5±219.9) umol/L vs (342.0±341.0) umol/L,P=0.020; (280.0±281.6) umol/L vs (288.4±257.4)umol/L,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胆红素水平升高,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32,0.043,0.034).结论 本资料中草药是引起老年DILI的最常见药物.老年DILI患者起病时AST、GGT较高者提示预后不良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胆红素水平升高.
- 王青青张步勇李文文王姣锋黄任翔保志军
- 关键词:老年药物性肝损害回顾性调查预后
- 肠白塞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提高对肠白塞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肠白塞病患者36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白塞病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内镜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情况.计数资料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疗效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36例肠白塞病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中位发病年龄为26.5岁,平均病程为(8.2±6.8)年.91.7%(33/36)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迟于白塞病临床表现出现.36例患者均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眼炎、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63.9%(23/36)、58.3%(21/36)、25.0%(9/36)、25.0%(9/36).主要的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便血,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发生率为75.0%(27/36).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内瘘形成是常见的肠白塞病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36.1%(13/36)、2.8%(1/36)、2.8%(1/36)、2.8%(1/36).存在眼部病变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6例,女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0.111,P<0.05).55.6%(20/36)的患者ESR加快.27.8%(10/36)的患者CRP阳性.9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5例肠壁增厚,1例回盲瓣处见增殖性病灶.病变部位以回盲部最为多见,占36.1%(13/36),镜下表现以溃疡为主,活组织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非特异性急慢性炎性反应、炎性肉芽组织形成.22例患者接受柳氮磺吡啶治疗.24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白塞病复发后,5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联合免疫抑制剂和TNF拮抗剂治疗,9例联合TNF拮抗剂治疗.所有病例均联用PPI.12例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接受口服沙利度胺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联用免疫抑制剂或TNF拮抗剂者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r=3.984,P<0.05).结论 肠白塞病患者中以青壮年者为多,消化系统症状多出现于白塞病临床症状
- 李文文项平管剑龙季大年王青青保志军
- 关键词:肠白塞病内镜
-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使用某一种或者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近年来,DILI的报道越来越多,但DILI症状发生率低,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国内外DILI的诊断标准多样,对比各种诊断标准的优缺点,寻找最佳的诊断策略,对DILI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 王青青胡晓娜保志军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