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顺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鼻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人肿瘤细胞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肿瘤细胞
  • 2篇基因
  • 2篇乏氧
  • 2篇乏氧诱导因子
  • 2篇鼻咽癌
  • 1篇凋亡
  • 1篇序列同源性
  • 1篇咽肿瘤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易位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附属...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9篇王顺
  • 7篇冯炎
  • 6篇胡超苏
  • 6篇陆雪官
  • 3篇张纬建
  • 2篇郑颂国
  • 1篇陈俊伟
  • 1篇洪金省
  • 1篇沈春英
  • 1篇廖康煌
  • 1篇陈秀英
  • 1篇黄雄
  • 1篇于波
  • 1篇钟绮丽
  • 1篇稽庆海

传媒

  • 3篇肿瘤防治杂志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复旦学报(自...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辐射所致残存染色体易位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研究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染色体残存易位关系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 3种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肿瘤细胞系 :鼻咽鳞癌 (CNE)、肺腺癌 (SPC)和乳腺腺癌 (MCF 7)。通过克隆形成方法测定 2Gy、4Gy、6Gy和 8GyX线照射剂量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过程和 2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及FISH方法 ,测定 2Gy、4Gy和 6GyX线照射2 4h后 ,肿瘤细胞 2号染色体内在和诱导的畸变量。结果 :未照射的对照细胞 2号染色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畸变。 2Gy、4Gy和 6Gy照射后 2 4h ,CNE、SPC和MCF 7细胞诱导生成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关系一致 ,能够反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所有细胞系诱导 2号染色体生成的畸变与细胞存活率均存在良好相关性 (rs=0 96)。结论 :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 ,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 。
王顺陆雪官胡超苏冯炎郑颂国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畸变肿瘤
放射敏感性与染色体诱导易位的线形关系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研究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照射后染色体易位 畸变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3个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鼻咽鳞癌 (CNE)、肺腺癌(SPC-A1)和乳腺腺癌(MCF-7).用常规集落形成方法,测定不同照射 剂 量下、不同敏感性肿瘤细胞的存活率.经秋水仙素阻断细胞分裂周期,低渗、固定等常规染色 体制片过程和采用2, 8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及FISH方法,测定照射后24 h肿瘤细胞2, 8号染色 体内在的和辐射诱导的易位畸变量.结果发现,未照射的对照细胞内, 2, 8号染色体都存在不 同程度的内在易位畸变.经分别照射2, 4, 6 Gy后24 h,CNE,SPC-A1和MCF-7细胞诱导生 成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照射剂量相关性强,能够反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此外,所有细 胞株中诱导生成的2, 8号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细胞存活率也存在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 别为 0.97和0.98.该结果同时表明照射诱导易位畸变存在染色体簇性,与染色体大小无关. 由此可见,诱导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与照射剂量呈线形关系.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 的残存染色体易位畸变,在预测不同的?
王顺陆雪官胡超苏郑颂国冯炎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人肿瘤细胞照射剂量
CNE、SPC-A1和MCF-7人类肿瘤细胞Ku80基因同源性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人鼻咽鳞癌 (CNE)、肺腺癌 (SPC A1)和乳腺腺癌 (MCF 7)细胞Ku80基因功能区的保守性 ,探讨该基因突变与肿瘤放射和化学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克隆技术测定 3种肿瘤细胞内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Ku80基因序列 ,分析他们的功能区保守性变化 ,模拟和比较突变产物亲疏水性差异。结果 :人CNE、SPC A1和MCF 7肿瘤细胞Ku80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 95 %、99 5 %和 99 7% ,包括碱基转换和颠换突变。部分突变碱基导致产物氨基酸替代并影响他们的亲疏水结构。SPC A1细胞发生 15 0aaIle→Val、4 70aaAsp→Gly、5 5 3aaPhe→Ile替代和 5 70aaGln→ 0缺失 ;MCF 7细胞发生 2 0 9aaLys→Glu、2 31aaLeu→Arg和 2 97aa→Ser替代 ;而CNE细胞功能区高度保守。结论 :SPC A1和MCF 7细胞Ku80p功能区存在氨基酸替代 ,影响其结构和活性变化 。
王顺张纬建陈俊伟陈秀英洪金省冯炎
关键词:鼻咽肿瘤序列同源性
60例原发灶不明的颈转移性鳞癌的放射治疗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的临床分期和不同大小的放射治疗野对原发灶不明的颈转移性鳞癌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89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间收治的 6 0例原发灶不明的颈转移性鳞癌 (不包括锁骨上区转移者 )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 5年总的生存率为 6 8.5 % ,其中N1 ,N2 和N3 病例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6 8.0 %和 40 .9% (χ2 =7.2 9,P =0 .0 2 6 ) ,而单侧颈部 ,全颈部和扩大野照射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5 %、74.5 %和 5 4.6 % (χ2 =1.38,P =0 .5 0 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颈淋巴结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32 )。 5年颈部局部控制率为6 5 .6 % ,其中N1 、N2 和N3 病例的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10 0 %、6 3.2 %和 34 .6 % (χ2 =5 .5 1,P =0 .0 6 4) ,而单侧颈部、全颈部和扩大野照射者的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7.6 %、5 1.0 %和 72 .7% (χ2 =2 .5 5 ,P=0 .2 79)。 5年原发病灶的出现率为 2 1.2 % ,小野 (单侧颈部或全颈部照射 )和扩大野照射的 5年原发灶出现率分别为 2 3.3%和 12 .5 % (χ2 =0 .5 2 ,P =0 .46 9)。结论 颈淋巴结的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 ,并且随着期别的升高 ,颈部局控率有下降的趋势 ;小野较扩大野照射的原发灶出现率有增?
陆雪官冯炎胡超苏王顺沈春英稽庆海
关键词:预后
转录因子HIF-1在乏氧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1年
临床上已经有许多证据表明肿瘤乏氧细胞的存在不仅使肿瘤对放化疗的抗拒性增加 ,而且使肿瘤更具有侵袭性 ,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原因主要是乏氧存在能使肿瘤细胞的一些基因和蛋白的合成或表达增加 ,而在这个过程中转录因子乏氧诱导因子 1(HIF 1)起着中枢纽带作用 ,故本文拟对HIF 1的结构、功能。
陆雪官王顺冯炎胡超苏
关键词:乏氧诱导因子-1乏氧肿瘤肿瘤侵袭细胞凋亡
鼻咽癌、肺腺癌和乳腺腺癌细胞XRCC4基因保守性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不同人类肿瘤细胞 XRCC4基因的保守性 ,探讨其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常规集落形成方法测定人类肿瘤鼻咽鳞癌 (CNE)、肺腺癌 (SPC- A1)和乳腺腺癌 (MCF- 7)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细胞存活率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克隆技术测定三种细胞 XRCC4基因序列 ,分析它们的保守性变化和突变对基因产物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 三种细胞存活参数比较存在较大差异 ,CNE细胞较 SPC- A1和 MCF- 7细胞显示出较高的放射敏感性。CNE、 SPC- A1和 MCF- 7细胞 XRCC4基因同源性分别为 :99.94 %、 99.97%和 99% ,存在包括碱基插入、缺失和颠换等突变形式。其中 ,CNE和 MCF- 7细胞 6 bp的 TTCTAG插入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序列变化影响该基因产物的亲疏水结构。结论  XRCC4基因产物在非同源性末端连接途径中起重要的协调作用 ,CNE和 MCF- 7细胞该基因的同源性低于 SPC- A1细胞 ,两者的 6 bp插入突变是影响肿瘤细胞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能力和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因素之一。
张纬建王顺黄雄
关键词:鼻咽癌肺腺癌保守性
表皮肿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蛋白免疫印记 (WesternBlot)方法 ,研究了 2 6例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2 3例鳞状细胞癌 (Squa mascellcarcinoma)、18例日光性角化 (ActinicKeratosis)以及 8例曝光部正常皮肤、8例非曝光部正常皮肤中CuZnSOD和Mn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皮肤曝光部和非曝光部 2种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差别 ;表皮肿瘤中CuZnSODmRNA表达与正常皮肤一致 ,MnSODmRNA表达升高 ;表皮肿瘤中 2种SOD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皮肤低。结论 :表皮肿瘤中SOD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低蛋白表达可能与表皮肿瘤发生有关。
钟绮丽于波王顺廖康煌
关键词:表皮肿瘤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鼻咽癌细胞在乏氧-再氧合过程中HIF-1α和VEGF基因mRNA水平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细胞在乏氧 -再氧合过程中乏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 鼻咽鳞癌细胞系 (CNE)分别在富氧、乏氧 8h、乏氧 16h和乏氧 16h后再氧合 4h 4个不同条件下培养后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半定量测定HIF 1α和VEGF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在 4个不同培养条件下的CNE细胞的HIF 1α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VEGF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经乏氧 8h和乏氧 16h培养后均明显升高 ,在乏氧 16h后再氧合 4h培养后的表达则显著下降。结论 乏氧能引起鼻咽癌细胞的VEGF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 ,而对HIF 1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 ,提示乏氧可能不是通过HIF 1α基因的转录途径来诱发VEGF基因的高表达而达到提高肿瘤侵袭性的目的。
陆雪官王顺胡超苏冯炎
关键词:乏氧诱导因子1Α鼻咽鳞癌
人肿瘤细胞系Ligase Ⅳ基因突变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肿瘤细胞DNA LigaseⅣ基因突变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常规集落形成方法测定人鼻咽鳞癌 (CNE)、肺腺癌 (SPC A1)和乳腺腺癌 (MCF 7)细胞系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细胞存活分数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克隆技术测定 3种细胞参与DNA损伤修复的DNAligaseⅣ基因序列 ,分析它们的同源性变化和突变对基因产物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  3种细胞存活参数比较存在较大差异 ,CNE细胞较SPC A1和MCF 7细胞显示出较高的放射敏感性。CNE、SPC A1和MCF 7细胞LigaseⅣ基因同源性分别为 99.95 %、99.99%和 99.98% ,包括碱基转换和颠换突变。部分突变碱基导致氨基酸替代并影响基因产物的亲疏水结构。CNE细胞LigaseⅣp的 313aaHis→Arg、5 38aaGly→Arg、5 79aaLys→Arg和 5 85aaAsn→Ser替代与CNE细胞放射敏感性高于SPC A1和MCF 7细胞有关。结论 LigaseⅣp在非同源性末端连接 (NHEJ)途径中起关键和最终连接作用 ,该基因突变影响肿瘤细胞的双链断裂损伤修复能力和放射敏感性。
王顺陆雪官张纬建胡超苏冯炎
关键词:人肿瘤细胞LIGASE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